心血管疾病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与地区环境与饮食结构有关


心血管疾病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与地区环境与饮食结构有关文章插图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 , 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 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 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 , 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
其病因主要有:1、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2、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3、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
有专家称 , 估计我国每年有超过4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 占所有死亡的41.89% , 且目前人群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 已成为我国首要疾病 。 但是 , 我国幅员辽阔 ,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存在显著地理差异 。
近日 , 在权威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刊发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我国10.3%居民为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 且各地区高风险人群比例不同 。 估计的十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大于20% 。
研究调查了2015~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98万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 评估了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超重肥胖、粗腰围、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缺乏运动共12项危险因素对心血管造成的影响 。 其中 , 东北地区居民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占12.6% , 华北地区占11.4% , 均较高 , 华南地区的比例8% , 较低 , 华中10.7%、华东9.6%、西北9.6%、西南10%这4个地区居中 。
有专家认为 ,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液黏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酗酒、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 但这些因素主要是相对单一个体纵向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 如果从发病区域横向分析 , 其发病因素还要增加环境因素、地区饮食风俗、地区食品营养含量等因素 , 才能给出相对正确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指导意见 。
东北地区分辨率高 , 饮食与气候是主因
有专家认为 , 东北三省的心脑血管发病风险居全国之首 , 其主要危险因素:一是在饮食中蔬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二是冬季寒冷、温度变化幅度大 。
1、饮食偏肉多菜少 , 爱吃腌菜 。 研究显示 , 过量摄入红肉会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及多种癌症等风险 。
心血管疾病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与地区环境与饮食结构有关文章插图
据调查显示 , 2017年 , 东北三省人均肉类占有量达83.6公斤 , 比全国平均人均占有量多48.73公斤 , 蔬菜摄入量则远低于其他地区 。 其中辽宁地区 , 2002~2012年间 , 城乡居民禽畜肉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的比例分别为51.7%和26.3% , 其中猪肉摄入量占肉类摄入量的75.7%~81.4%;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每7人中就有1人的水果摄入量低于300克 。 而且东北居民还有腌咸菜的习惯 , 腌菜中钠盐多 , 这也导致高血压的患者多 。
2、天气寒冷 。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 , 一旦寒流袭来 , 气温骤降 , 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华北西北发病率高 , 饮食与环境是主因
华北和西北这两地区多数人以游牧为主 , 居民的饮食结构大多以面食、肉类、奶类为主 , 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较高 , 过量摄入很容易囤积脂肪 , 造成超重或肥胖 。 这些地区普遍冬季寒冷 , 血压、血脂普遍偏高 。 这两地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分别为11.4%和9.6% , 肥胖和高血压患者众多 , 与饮食习惯有关 。
心血管疾病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与地区环境与饮食结构有关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