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学基础
文章插图
无疑,哲学进入后现代境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困境,现代主义的骚动与浮躁跌进了深渊。或许这种对于哲学的挑战扭转了哲学的视界,包括现代哲学在内的传统哲学无可奈何地抱怨自身的迷惘与尴尬。另一方面,感性此在毫不留情地催促主体再作“形而上”的思考,即便这种思考不再具有纯正的哲学品格。哲学在丢失地域的同时,尝试着新的努力: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哲学”的努力,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对正统哲学理念重作新的领悟?
一、“后哲学”跟踪
特别在美国,“后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一种基本现象。必须明白,“后哲学”不是哲学流派,它并不具备系统有序的理论体系和自圆其说的逻辑关联;也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思潮。直到目前为止,它只是后现代哲学发展的一般走向,或者说是后现代哲学的一维表现形态。
1、哲学的“泛化”:专门哲学的兴起
在后现代,对终极本体的追寻和真理的洞见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传统哲学理念瓦解的同时,哲学蜕变成一种近乎纯粹的操作方法。其实,这也是现代科学哲学的普遍性格。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使思想在逻辑上明晰起来, 哲学不是理论, 而是活动。”(L.Wittgenstein:《逻辑哲学论》4.112)“后哲学”则走向了新的综合:表现为作为方法论的哲学与“目标理论”的交接,或者说,哲学成为“目标理论”的研究视界,并由此演生出“美学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等专门哲学。
哲学向“目标理论”的渗透导致了学科视界的融合,哲学本己地被置换成一种非专业性的综合文化形态。与此同时,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自足界划变得无影无踪。新的哲学理念实际上只是借用一种不太纯正的哲学方式对“目标理论”进行重新的审视。显然,与古老的本体论局限在逻辑与思辩建构的过分精致而牵强不同,这是一种比较陌生或新奇的哲学理念。如果还承认传统哲学理念的垄断性或者说至少在哲学内在机理相对恒定的氛围里讨论,我们不得不说这种新的哲学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泛化”。
其实,“后哲学”的哲学泛化现象并非突兀。古典哲学中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等哲学“元素”的研究就存在相类似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它们只是作为完整哲学系统的肋络,并不是哲学本身。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在审察两者的相关的同时严格把守它们所遵循的完全不同的哲学路向和目标范式,并且彼此之间也不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联。
如果说“后哲学”也是哲学的话,称之为哲学的“泛化”是勿容置疑的。
2、哲学的“细化”:问题哲学的繁荣
与哲学的“泛化”相类比,“后哲学”的发展理路或基本性格的另一向度则是哲学的“细化”。实际上,哲学的“泛化”与哲学的“细化”只是延伸层次的不同,向度本身应该是同一的。
【 统哲学理念|西方哲学14:“后哲学”:哲学的俗化?】“泛化”意味着“目标理论”的哲学化(具体表现为哲学与实用科学的交接),这里哲学实际上只是“目标理论”的运思模式和运作指向;“细化”则打断了哲学对本体与知识的过度执着,使问题进入哲学视界,并且成为哲学本身。同时,问题哲学不再具有自足的形上性格,而是完全踏实了形而下的实在之路,它更加钟情于魅力无穷的感性生活。因此,“后哲学”对于哲学的“泛化”和“细化”,其内在机理是一致的,只是前者表现为集合形态,后者则内聚为一点:生活之点。
问题哲学的繁荣显示出后现代哲学家(姑且称为哲学家)企图抛弃哲学的本根,他们不认为这是对哲学理念的忘恩负义,也不再忙碌于体系构建。哲学原本是生活的导师,本质意谓的超验玄想既然于事无补,本体论证明理所当然地成为毫不知趣的徒劳之举。意义只存在于过程本身。“后哲学”对此在的关怀事实上开启了另一束智慧之光:哲学从纯粹思辩的虚无回到了此在的家园。
推荐阅读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从康德到黑格尔:罗伯特·布兰顿的语用学语言哲学
- 【文化讲堂】开讲啦!传统修身哲学的当代价值
-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八大处世哲学
- 宋氏三姐妹的母亲,留个世人的3条处事哲学,字字珍贵
- 中世纪臭名昭著的经院哲学和烦琐哲学…
- 徐梵澄:重温陆王精神哲学
- 他16岁考上清华,中国哲学第一人,却苦恋有夫之妻终身不娶!
- 老子的反战思想与军事理念
- 哲学中的20个主义,一起感悟哲学智慧,学习哲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