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九痛",治需温补脾阳

"九痛"流传已久 , 不可不知 。 唐代孙思邈首先提出九种心痛之说 , 《千金要方·心腹痛》载:"九种心痛 , 一虫心痛 , 二注心痛 , 三风心痛 , 四悸心痛 , 五食心痛 , 六饮心痛 , 七冷心痛 , 八热心痛 , 九来去心痛 。 "但并未详细注解 。 九痛所论述的心痛实为胃脘之痛 。 胃脘之"九痛"按病因来分 , 分别为气痛、血痛、痰痛、火痛、冷痛、虚痛、注痛、虫痛、食痛 。
胃脘"九痛",治需温补脾阳文章插图
成熟的亚洲男人胃痛
【胃脘"九痛",治需温补脾阳】"九痛"病机与脾胃关系
胃脘疼痛分虚实 , 所谓实者"不通则痛" , 虚者"不荣则痛" 。 "九痛"中 , 气痛、血痛、痰痛、火痛、注痛、食痛为实证 , 冷痛、虚痛、虫痛为虚证 。
实证
"气痛 , 脉沉涩" , "涩"为邪气内停 , 阻滞脉道 , 血脉被遏 , 以致脉气往来艰涩;"沉"为气机阻滞 , 阳气被遏 , 不能鼓舞脉气于外 。 血痛实为血瘀证 , 此为瘀停胃络 , 脉络阻滞 。 注痛看似神志方面的症状 , 实为气机升降失调所致 。 "脉乍大乍小" , 进一步说明了气血在脉中循行毫无规律 。 "脾为生痰之源" , "诸湿肿满 , 皆属于脾" , 故痰痛需从健脾化湿祛痰入手 。 若"痛连胁下" , 说明此痰痛伴随着肝气郁结 , 土旺侮木 , 需疏肝理气 , 祛痰健脾 。 火痛一派热象 , 为胃火亢盛所引起 。 食痛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胃脘痛 , 多由饮食不节引起 , 食滞胃肠 , 气失和降 , 若使脾胃气机升降有序 , 则所积之食 , 随之而化 。
虚证
冷痛为体虚风寒入侵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所致 , 胃失温养 , 则"痛绵绵不休";脾阳不能温煦四肢 , 则"手足冷" 。 虚痛中的"二便清利" , 表明此虚痛实为脾阳虚引起 。 虫痛的症状"其痛忽来忽去 , 闻肥甘之味更痛" , 与现代的肠胃寄生虫病相似 。 《伤寒论》中的蛔厥病为虫痛的重症 , 两者病机相同 , 为脏寒也 , 即脾脏虚寒 , 需温脾阳、杀虫邪 。
温通脾胃之特色
根据"九痛"病机对症下药 , 需偏温补脾胃 。 如冷痛和虫痛都用附子理中汤进行加减 。 附子理中汤主治五脏中寒 , 在此温补脾胃之阳 。 故对于脾胃阳虚的冷痛和虫痛 , 用理中汤温补脾胃之阳 , 加附子温补脾肾之阳 , 先后天双补 。 虚痛一派脾虚之象 , "脉虚细涩 , 喜按 , 得食少安 , 二便清利" , 运用归脾汤加减 , 或当归肉桂建中汤 , 或黄芪建中汤 。 三者皆为补虚之剂 , 起到温中补气 , 缓急止痛的功效 。 注痛和食痛应用平胃散加减 , 燥湿运脾 , 行气和胃 。 平胃散看似只有行气燥湿的功效 , 但其中的炙甘草调和诸药 , 且益气健脾和中;大枣补脾益气 , 以助甘草培土治水之功 。 气痛由气滞引起 , 临床上常见的气滞离不开七情不畅 , 故用四七汤温中解郁 , 其中人参为大补肺脾之剂 , 增强行气之力 。 除了虚痛 , 其他诸痛实际都是虚实夹杂 , 甚至偏虚更多 。
治疗脾胃"九痛" , 注重脾阳的护养
脾阳虚 , 机体不能驱除寒邪 , 反而致寒邪内生;不能输布水液 , 可致湿痰内生;不能温煦血行 , 则致血气滞塞 。 机体本身脾胃功能完善 , 则不易受到外邪的侵袭 。 所以王旭高从根本入手护养脾阳 , 脾阳充盛 , 则气血循行有序 , 病邪自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