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它的“克星”是什么?药师告诉您

幽门螺杆菌是生长于人体胃窦部的一种螺旋形的微厌氧菌 , 可耐受胃内酸性环境 , 避免被胃酸杀灭 , 而且难以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 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 , 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和粪-口途径传播 。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毒素和有毒的酶 , 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 , 从而导致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 胃黏膜持续的炎症反应还有可能诱发癌变 , 因此 , 幽门螺杆菌被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一类致癌物 。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它的“克星”是什么?药师告诉您文章插图
幽门螺杆菌好似过街老鼠 , 人人喊打 , 但它真的需要被“赶尽杀绝”吗?其实不然 , 大多数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 , 或只有轻微的腹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 这些患者不一定要进行根除治疗 ,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本身就是胃肠道菌群紊乱的表现 , 对于低危患者 , 盲目的杀菌 , 很容易破坏胃肠道内益生菌群的生态平衡 , 从而进一步加重感染 , 另一方面 , 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 ,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使用多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 , 提高根除率 , 但事实证明 ,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无法达到100% , 有些患者需要反复治疗 , 这无疑增加了细菌耐药风险、医疗负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因此 , 目前国内外一致的观点是低危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推荐进行根除治疗 。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它的“克星”是什么?药师告诉您文章插图
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高危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 则必须进行根除治疗 , 以免病情恶化 , 危及生命 。 此外 , 幽门螺杆菌与血细胞和血管细胞有相似的抗原 , 导致免疫系统将血细胞和血管细胞误认为是外来抗原进行攻击 , 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 , 这时也需要进行根除治疗 。
目前有很多传言声称某些食物、中草药、甚至牙膏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 , 是幽门螺杆菌的“克星” , 比如大蒜、洋葱、蜂蜜、卷心菜、西蓝花、丁香、火麻仁等 , 它们在体外可能有杀菌作用 , 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体外研究 , 但是人体的内环境十分复杂 , 幽门螺杆菌藏身于胃的黏液层下 , 胃上皮细胞表面 , 它们很难通过胃的黏液层屏障 , 发挥杀菌作用 , 因此 , 用这些所谓的“克星”杀灭幽门螺杆菌并不靠谱 。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它的“克星”是什么?药师告诉您文章插图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它的“克星”是什么?药师告诉您】人体临床试验证实 , 抑酸药物和抗生素才是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最大克星 , 幽门螺杆菌与人类共生多年 , 异常狡猾 , 而且有很强的耐药性 , 没有一种单一的药物能将其杀灭 , 往往需要联合用药 , 可以选择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联合两种抗菌药物(主要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四环素) , 还需要联合一种铋剂(胶体果胶铋) , 我们称之为四联疗法 , 疗程要达到10-14天 , 可使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提高至95%以上 。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它的“克星”是什么?药师告诉您文章插图
总之 , 幽门螺杆菌是诱发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常见致病菌 , 对于低危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 , 盲目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衡 , 从而可能诱发感染加重 , 还会增加细菌耐药风险、不良反应风险和医疗负担 , 因此 , 不推荐进行根除治疗 , 对于高危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 , 必须进行根除治疗 , 以免贻误病情 , 造成严重后果 , 因此 , 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有选择性的进行根除 , 避免一味“赶尽杀绝” 。 那些说某种食物、中草药、甚至特效牙膏能够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传言都是不可靠的 , 人体临床试验证实 , 目前对幽门螺杆菌真正有效的只有“四联”联合根除疗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