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儿“内卷”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集体非理性行为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王芊霓
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 , 世界上大部分的父母都在放养自己的娃 , 而现如今 , “内卷式”育儿 , 不停给孩子打鸡血成了普遍选择?换句话说 ,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往往不能理解我们这一代在育儿上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两位经济学家也想回答这个问题 , 他们研究了从中世纪到现在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回报的变化 , 也涵盖了美、英、德、意、瑞典、中国和日本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父母养育孩子的不同特点 。
直接说结论吧 , 社会的收入越不平等 , 教育回报的差距越大 , 人们越“鸡娃” 。
中国|育儿“内卷”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集体非理性行为文章插图
中国|育儿“内卷”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集体非理性行为文章插图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Matthias Doepke和耶鲁大学经济学家Fabrizio Zilibotti合著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比如说 , 在20世纪70年代 , 有或没有大学学位 , 收入差距不大 , 那父母们当然选择放养——反正怎么养都差不多 , 为什么要牺牲十八年时间去唠叨孩子们成功呢?
情况在十年后发生了突变 , 原因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不平等现象急速加剧 , 尤其是白领和蓝领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 社会的变化立刻体现在了育儿文化上:放养不再是主流 , “密集育儿”成了主流 。
密集可以简单理解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密集和集中 , 这些父母把孩子推到补习班 , 监视他们做作业 , 开车送他们去参加课外活动 。 在美国甚至还诞生了“直升机父母”这个名词来指代那些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儿女身边无时无刻保护或干预他们的生活的父母 。
密集育儿和放养育儿的差别有多大呢?后者每周的实际照料时间是多了12小时 。
到了今天 , 全球范围内 , 也就北欧的父母们不为育儿焦虑了 ,这种“自由生长”的底气是源自社会的平等 , 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小 , 以及不同的高中和大学的教学质量的均衡化 。
中国|育儿“内卷”到底是理性选择还是集体非理性行为文章插图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Fabrizio Zilibotti(法布里齐奥·齐利博蒂)接受澎湃新闻专访 。澎湃新闻 权义 图
澎湃新闻在去年6月15日采访了经济学家齐利博蒂 。 他的这本《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呼应了今天我们对教育和育儿的“内卷化”的讨论 。
在美国 ,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被认为进一步佐证了拼命“鸡娃”为什么有效 。 齐利博蒂在回答我们的提问时说 , 在孩子身上花很多时间能带来考试高分这很容易理解 , 但是不能只以成绩衡量育儿回报 , 比如“内卷式育儿”也意味着过度干涉孩子的精神世界 。
经济学的视角认为人们的行动一定是在追求某些目标 , 所以是一种理性行为 。
以中国为例 , 齐利博蒂说 , “鸡娃”对于个人而言是理性选择 , 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层面的理性 , 反而可能是一种资源浪费 。 虽然每个人都在尽力为孩子做到最好 , 都在鞭策孩子在教育竞争中取得成功 , 但是社会本身如果能按照多种不同的原则来组织 , 父母可能就没这么焦虑 。
以下内容基于澎湃新闻对齐利博蒂的采访:
在本书(《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研究的国家里 , 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 其他像美国、瑞典等都是发达国家 。 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 , 中国不在此列 。 但是中国很特殊 , 它增长很快 , 当我走在北京、上海的街头 , 有时我觉得我就像是走在东京、新加坡 。
但是中国的大部分区域都还有发展的空间 , 所以 , 中国人处在一个过渡时期 。
从国民对育儿议题的看法来说 , 中国的育儿方式大概是在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 , 但是更偏向OECD国家 。 所以我们不会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 而是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的先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