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费曼技巧( 三 )





我们可以看到,查图尔关于机械的定义,完全就是按照书中来背诵的,相信不是一个专业的人士,没有任何人看得懂。
但兰彻的“任何能简化工作或节约时间的就是机械装置”,这句话小孩子都可以听得懂。
只有真正对机械装置理解透彻的人,才可以总结出这么简单又有力的语言。
但是要想让别人理解,光是这样把概念讲出来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举例子,来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比如兰彻就列举了生活中的很多机械物品,并对它们的特性进行说明,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
而且,你举的例子越是个人化,那么一段新信息就会被编码得越精细,学习效果就越好。
如果我们可以将一条新信息与已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的某个信息建立起联系的话,那么我们大脑对新信息的加工将更容易。——《让大脑自由》所以说,以教为学,就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它需要我们对一个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彻,我们才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来,并且还能举出很多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
还有一点,我们通过费曼技巧也能查漏补缺,知道自己哪里懂了,哪里没懂,针对没懂的知识再去学习。
总一句话,教其实就是最好的学。
3、如何使用费曼技巧?好啦,了解了费曼技巧以及它为何有用后,我们就来真正示范一下如何使用这个技巧啦。
以下是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段文本
当我们第一次遇到某人,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对他(她)形成印象,虽然我们并非刻意。同样,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地做出决定,比如,当看到一个小孩要过马路我们会紧急刹车。这就是自动化思维。看了这段文字,我们就对自动化思维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但是要用一句话概况出自动化思维的含义,还是有一点摸不着头脑。
别急,作者后面又说了:
不用有意识地分析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事情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的一种自动分析,这种分析是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自动化思维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维。虽然我们可以看得懂这个对自动化思维的定义,但是一个句子就带了四个形容词,显得非常累赘。
而且这个句子也不太符合我们日常说话的习惯。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下,如果自己要和没接触过这个概念的人讲解这个概念,我们会如何说?
通过前面的例子和作者的叙述,关于自动化思维,我们可以提取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无意识、一个是不用刻意思考。
还有,作者举的两个例子中,看到孩子过马路就刹车,是下意识做出反应,看到别人就形成印象,就是下意识得出结论或者下判断。
我们重新整合一下,用一句直白的话来描述这个概念:
不需要刻意思考,就下意识做出反应或得出结论的思维(如果你有更好的解释,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哈)。还没完,要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懂了,我们还要举例子,并且想要记得更牢固,最好就是举自己的例子。
比如,我就想到了一个自己的例子:
有一天,UC浏览器给我推送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惊呆!母子相恋欲结婚,称不是乱伦是遗传性性吸引”
我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这样......



然后我下意识得出结论“这太恶心了,能做出这么奇葩的事的,不用说肯定是美国人!”
这就是自动化思维。
为什么我会有这些下意识的反应,这就跟我过去所受教育和所见所闻有关了。
比如,在我们的社会里,“乱伦”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所以我们遇到这些情况,会恶心就很正常。
还有,因为自从下载了UC之后,这个浏览器总是给我推送各种“震惊”“惊呆”,多次点进去,我发现这些奇葩的行为大多发生在美国。
咳咳,所以我的大脑潜意识里就会觉得:美国就是一个发生很多奇葩事的国家。
以后推送的奇葩事,我下意识就会得出结论:这肯定发生在美国。



如果你还能想到第二个例子,也可以再写上去,知识就是在不断的联系中记得越来越牢固。
以上就是费曼技巧的示范,如果你觉得写下来还不过瘾,那你还可以把这个知识点和你朋友讲。
讲多几遍,很快这个知识点就长在你脑海里,想忘也忘不了~
对啦,我是@言争云,就是那个用了一年时间,从不会读书到成功签约十点读书会的码字者。
我偶尔写点冷知识故事,经常写干货,你可以点赞收藏和关注我,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文章到收藏夹吃灰哈哈~

■费曼技巧的意义:信息越多,越需要简化,真正重要的并不多。
什么是费曼技巧?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如下:费曼学习法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运用费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钟就能深入理解知识点,而且记忆深刻,难以遗忘。知识有两种类型,我们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错误的那类。第一类知识注重了解某个事物的名称。第二类知识注重了解某件事物。这可不是一回事儿。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能够理解这二者间的差别,这也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他创造了一种学习方法,确保他会比别人对事物了解的更透彻。
好吧,这似乎根本不是定义,不得不说这个解释有点敷衍。看完你了解费曼技巧了吗?(尤其是在考虑费曼技巧本身的情况下)不管你明不明白,反正我是不太明白。不过,如果百科解释的特别清楚了,可能也就没有这篇文章了,谢谢百科给了机会。
百科虽然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但告诉你了怎么做?
费曼学习法可以简化为四个单词:Concept(概念)、Teach(教给别人)、Review(回顾)、Simplify(简化)。
不得不说,这个简化的解释似乎有些费曼技巧的影子,因为简化正是费曼技巧的精髓之一。不过在我的理解下,这四个步骤有些逻辑问题,顺序有些混乱,简化这一关键步骤排序被滞后了。看了几篇其他公号的分析,似乎也都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尝试提出我理解的版本。
1.理解
第一步是理解,或者叫尝试理解。虽然百科给的费曼技巧有点让人费解,不过确实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概念。“知识有两种类型,第一类知识注重了解某个事物的名称。第二类知识注重了解某件事物。这可不是一回事儿,而我们绝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错误的那类。”如何来理解?简化来说,第一类偏重资讯或者记忆,即是什么。第二类偏重理解,即为什么。

打个比方,2岁的宝宝背诵咏鹅唐诗,可以背到很熟练,但他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再比如,我们上学的时候遇到超纲的或者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如公式),老师会说“你们先记住就行了”。这些都属于第一类知识,即是什么。

那第二类呢?10岁的孩子给你背诵了一首唐诗,你居然没听过,但是你能通过字面意思了解个大概。再比如,上学的时候总有这种学霸,非常复杂的概念也能运用自如,你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会说“我没记住,我只是知道怎么用”。(你说气人吗?)这些都属于第二类知识,即为什么。虽然不能100%陈述原貌,但却能理解。
我喜欢阅读,开始阅读的时候总会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总怕会遗漏,很容易卡住。后面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得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启发是:读书的目的不是资讯,而是理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目的是理解,理解大意/掌握要旨就好,便自然地不再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了。这也是“观其大略”读书方法的要旨。这里的理解和费曼技巧的理解是一样的,对于绝大部分知识而言,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而非资讯。资讯还是理解?理解。
不过有看官可能会问,我都理解了,还要什么费曼技巧。好问题,所以第一步的理解,它真实的身份其实是:将理解作为目的,然后尝试理解。
2.简化和类比
简化是费曼技巧的精髓,目的是为了方便理解。学习加减法要比学习复合函数容易的多,这应该不难理解,对吧?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简单的事情(虽然做到简单本身挺难的,乔布斯说过类似的话)。之前《最好的读书方法——下篇》有尝试做过解释:

读书的效果上篇有提到,读书的目的是理解,也就是融合,和原有认知体系融会贯通、合而为一。在我们的大脑里,原有认知体系就像老大哥一样在那里生活了很久,读书所得就像个新人一样,如果喧宾夺主,老大哥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新人必须符合老大哥的标准。那原有认知体系愿意接受什么呢?简单。这就是我们说的:越简单,越容易学。越简单,越实用。所以吸收一本书最好的办法是将它浓缩成一句话。一本书,一句话。将一本书浓缩为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融入原有的认知体系,这也是费曼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简化。一本书,一句话。越简单,越实用。越简单越实用,相信很多互联网人尤其是产品经理对这句话有更深体会。当我们做一款产品,越简单越好,不可炫技,用户要的是简单。为什么你支付的时候往往选择微信而不是支付宝呢?(个人习惯,不代表全部)因为微信少一步。这一步往往就是天壤之别。拼多多基本就靠着拼团这一个玩法崛起了,而那些复杂的三级分销玩家基本都没有做大。商业追求的是收敛,因为消费者追求的是简单。
想象一下一本动辄十几万、二十几万字的书,如何很好地吸收利用呢?如果把它浓缩为一句话,存储在你的大脑硬盘里,这句话就是你为这本书打的标签,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这样是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呢?一本书,一句话,送给你。当然,这句话最好是你读完之后自己总结的,而不是听别人总结的,那样一是印象不深,二是也不是你的标签,或者说你总结出来不一定是这个标签,用起来不顺手,这样效果肯定不好。李云龙为什么开口问旅长要张大彪?使起来顺手。
类比也能很好地帮助理解。类比的本质是将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比如和外人讲起你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我们经常用“这就好比你们行业的某某某”。在创投行业,经常出现对标,比如对标国内知名公司、美国公司,我们是某某行业的美团、某某行业的今日头条,这种类比也是为了方便投资人更好地做出判断。
3.输出
输出,教给别人。

到底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呢?有没有什么明确标志?有。你能教会别人,就是真明白了。就像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面,表演的也是有模有样,让他自己单独演奏就暴露了,如果让他教别人呢?就更歇菜了。所以,输出是更高阶的检验方法。输出的前提是你已经将某种知识或经验融会贯通,这也就代表你真正掌握了。输出还有一个好处是查漏补缺,很多以为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际输出过程中会出现漏洞,这就是想和做的区别,做的过程要求是连贯的、扎实的,所以输出过程会弥补很多漏洞。

实际过程中,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像老师一样如此多的输出机会,有两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可以尝试将自己经验传授给下属,下属得到成长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检验自己的知识体系,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机会,还有一个更普适的方法,就是教给自己,具体方法就是写下来。这也是我尝试写东西之后的意外收获,我发现很多事情单纯想和实际输出还是差别很大,许多我觉得很顺的逻辑在写的过程中出现卡壳,一方面说明我对某个知识掌握得并不熟练,同时这种输出也可以反补和校对这些潜在盲点。

多说一句,价值的衡量标准也是输出。很多人胸怀大志却总抱怨怀才不遇,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并没有输出。你需要先做出一些结果,才有可能被别人看到。别人是没有义务主动去发现你的才华的,你自己要主动些。
严格意义上,费曼技巧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其实最重要的还没讲到。
4.功夫不可少
涉及到技巧,都有很有趣的一点,就是所有的技巧背后都有一个元技巧。无他,唯手熟尔。也就是说,只要是技巧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以至熟能生巧的。费曼技巧也是如此。这不是我自己杜撰的,费曼确实也是用这种方法教他妹妹琼学习的,他告诉琼:“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后来琼成为一名天文学家。
“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说的就是下功夫。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即使没有任何技巧,只要肯下功夫,总归是能掌握的。这也是我说功夫是最重要的原因。反过来讲,如果只掌握了技巧,却不肯下功夫,技巧本身也就没什么价值了。

等等,所以努力是第4步?不是的,努力是贯穿全程的,只不过因为文字是线性逻辑,所以只能放在第4步。下面尝试用图片展示一下,虽然我极其不擅长图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