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几点认识( 二 )
【|关于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几点认识】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的行业 , 但不是所有的金融服务都是能基于大数据的 。 能够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在金融行业只是较小的一部分 。 相对来说 , 电商平台可以针对其客户比较简单的商业场景 , 根据客户的销售大数据发放贷款 , 但绝大部分企业由于行业复杂 , 无法简单根据其销售情况发放贷款 , 还需要结合其行业地位、管理能力、科技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 , 企业兼并重组和风险管理等一些复杂的金融服务也是无法利用大数据进行的 。
中国普惠金融在国际上处于较好水平 , 正规的金融机构是普惠金融的主力 。 近年来 , 在金融管理部门和财税部门引导下 , 中国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初步建立 , 正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 ,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从国际比较来看 , 中国现有金融体系在普惠金融发展上处于国际较好水平 , 在发展中国家中更是处于领先 。 在世界银行的Global Findex(全球金融普惠性指数)指标体系中 , 我国在多个指标上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 特别是我国建立了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 , 在网点数量等方面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优势 。 尽管国内新兴的BigTech公司这几年发展很快 , 但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支持普惠金融方面仍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 比如 ,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0.7万亿元和13.7万亿元 , 而蚂蚁集团发放的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还不到5000亿元 。 与此同时 , 金融科技并不是说只能由BigTech公司使用 , 正规的金融机构这些年也在加强科技使用 , 进行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融合 。 工商银行就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 , 并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开发出多款小微企业专属线上信用贷款以及云融资产品 , 服务了20余万家中小微企业 。 相对BigTech公司 , 正规的金融机构在企业数据信息的积累上 , 在金融业务的理解与风险控制的经验上 , 都有一定优势 。
金融科技没有改变基本的金融中介模式 , 在很多业务特点上与传统银行也没有实质差异 。 而且金融风险是不会消除的 , 只能发生转移 。 传统金融与新金融的融合发展或是未来值得鼓励的发展思路 。 因此 , 对待金融科技业务 , 从规范业务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角度 , 必须针对其中承担风险的业务环节进行金融监管 , 并且遵循金融监管的一般规律 。
二、如何认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监管和创新是一对矛盾体 。 2008年金融危机就表明了 , 面对金融创新 , 金融监管缺乏制度 , 没有前瞻性考虑 , 对证券化产品复杂化、底层资产混杂缺乏认识 , 最终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吸取危机的教训 , 国际上对包括金融创新在内的金融业务形成了以下几点基本的监管理念:第一 , 要区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 任何金融企业都希望无限制扩张且不承担后果 , 但监管部门尤其是央行要考虑全局风险 。 如果一家金融企业发展到"大而不能倒" , 业务规模和关联性都很大 , 就需要对其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 危机之后 , 金融控股集团被纳入系统重要性机构予以监管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 第二 , 要区分审慎监管和非审慎监管 。 如果金融企业涉及了吸收公众存款 , 就要对其进行审慎监管 。 有些BigTech公司设立之初不需要接受审慎监管 , 但后来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 比如蚂蚁集团 , 拿到了很多的金融业务牌照 , 可以进行与银行类似的存贷款业务 , 就需要进行审慎监管 。 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 , 其信贷资金中只有2%来自自有资金 , 剩下的98%来自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或者ABS , 实际上加了杠杆 。 我国几家BigTech公司因资金来源和杠杆率限制 , 有相当大规模的助贷业务 , 也就是BigTech公司负责获客和风控 , 银行提供贷款资金 。 这相当于原先由银行执行的信贷中介功能 , 通过市场分工来实现 , 但可能存在BigTech公司与银行利益不一致、风险责任不清以及助贷风险向银行业传导等问题 。 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教训就是对影子银行链条认识不清 , 监管不力 。 第三 , 要强调功能监管原则 。 对于尚看不清楚的创新业务 , 可以通过"监管沙盒"限定风险范围 , 而对于那些看得清楚的创新业务 , 则需要解决监管不平等的问题 , 让同等性质的金融业务接受同样的监管 。 同时 , 对于创新要保持监管警觉 , 加强预判 。
推荐阅读
- 银河基金|银河基金副总经理“闪电”离职 银河创新成长单季度亏损近30亿|基金
- 金融八卦女|11月14日,钱峰雷忌出门
- 公司|前三季净利下滑241% 横店影视金融投资超主业如何破局
-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强监管,银行是受益者吗?
- 金融界|姚笛控股的北京橙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注销
- 龙猫|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 加大对汽车绿色金融生态的资源支持
- 亚当斯密经济学|中国式金融监管“三人谈”
- 21金融圈|踩雷基金一个月最大跌幅超10%!信用债经历“惊魂”一周,打破刚性兑付时代真的来了!
- 宠物养成|永康创新“12369”模式 破小微企业危废处置执法监管难题
- 金融智库|腾讯业绩亮眼,可为何被会员涨价抢了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