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院校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将走向何方?
来源:凤凰网文化“在大众化教育时代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 但不可否认 , 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 , 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 。 ”黄灯 , 大学教师 , 就职于广东F学院 , 从教15年 , 教过4500余名学生 , 在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这所普通二本院校里 , 通过日常教学、作业辅导、导师制施行等方式 , 见证了无数“中国最为多数的普通年轻人”——二本学生的个体命运 。根据黄灯的了解 , 她的学生大多有相似的成长路径:他们出身平凡 , 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 , 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中走出 , 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 , 或一个下岗的父亲 , 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 , 这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来到大学 , 完全依赖于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 , 他们的去向 , 更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 , 有触目可及的天花板 。 更为重要的是 , 他们的精神历程将与来自更高层级大学的年轻群体一并 , 在市场化、成功学、工具理性明码标价的惯性中完成 。在写作中 , 黄灯反复强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急剧分化的现实语境、日渐逼仄的上升空间 , 二本学生中间的底层年轻人 , 究竟有多少冲破自身局限——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乃至个人实际能力的可能性?而这 , 也是我们每一个愿意关注这群青年的人都应该思索的 。龙洞的蜕变“龙洞总站”这个普通的地名 , 对39路而言 , 是它从天河东出发 , 每天必行路线的终点 , 但对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漫长的二十年求学历程而言 , 却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 。我记得2005年刚到学校试讲时 , 从熟悉的中大出发至陌生的龙洞 , 最大的感受 , 就是太远了 , 太远了 , 龙洞太远了 。 我从来没有想到 , 在广州还有这么遥远和偏僻的地方 , 在龙洞的群山中 , 竟然还隐藏了诸多不起眼的学校 。 后来发现 , 除了广东F学院 , 龙洞还有广东工业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司法警官学院、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等 , 其中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就在广东F学院隔壁 。
龙洞自然风光除了远 , 还有一个感受 , 龙洞的自然环境太好了 , 绿化太让人难忘了 。 在离广州市城市中轴线不到十公里的地方 , 竟然群山环绕、绿翠逼人 , 其中华南植物园、火炉山森林公园 , 广东树木公园呈三角形状 , 随意而散漫地被大自然丢在龙洞 。 从华南快速干线支起的高架桥往下看 , 龙洞就如一块温婉的碧玉 , 终日萦绕着清新的薄雾 , 隐匿在喧嚣城市的一角 , 让人对这座南方的古城 , 多了更多温润的想象 。 当然 , 如果换一个视角 , 从空中贴向地面俯视 , 则会发现 , 群山褪去 , 隐藏在角角落落、弯弯旮旯的龙洞 , 更多的是混乱、喧嚣 , 是蓬勃年轻人带来的活力、人气 , 是身处城乡接合部的城中村所致的无序、粗粝 。可以说 , 乘坐39路公交的五千多个日夜 , 龙洞蜕变的过程 , 也逐一在我眼前展开 。 2005年9月 , 我刚入职时 , 龙洞的交通极为顺畅 , 校车每次到达燕塘附近 , 才开始感觉市中心的拥堵 。 今天 , 随着小区的增多以及人流的密集 , 龙洞已成为交通的瓶颈 , 原来并不狭窄的出口 , 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需求 。 除了交通的变化 , 龙洞房价的飙升 , 同样让人感慨 。
龙洞的另一面刚入职时 , 广汕公路旁边靠近植物园最好的小区 , 房价每平方米才两三千元 。 当时住在市内的老师 , 每次乘坐校车离开龙洞地段 , 总会感叹龙洞的好空气 , 但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市中心 , “龙洞就是农村 , 太不方便了” , 这是我在校车上经常听到的论调 。 但十年后 , 随着六号线的开通 , 以及东部萝岗片区的崛起 , 龙洞的位置变得极为重要 , 显示了难得的区位优势 。 今天 , 它的房价涨幅超过十倍 , 已达四五万元 , 那些当初觉得龙洞偏僻的老师 , 都慨叹自己没能看得更远 , 没在房价如白菜价时 , 多囤几套 。 今天 , 再也没有人认为龙洞是农村 , 是僻远的郊区之地 , 它日渐优化的交通条件 , 叠加优美的自然环境 , 加上年轻人聚集 , 使得这一地区散发着独有的味道与活力 。确实 , 龙洞的变化 , 折射了一段更为广阔的城市变迁史 。 从266路到39路 , 我目睹广州十几年来城市肌理的深刻蜕变 。 从我居住的海珠区 , 到珠江对岸的天河区 , 从天河区最核心的CBD珠江新城 , 到丈量了城市一次次裂变的体育中心、东站 , 随后到多年沉寂并不出彩的天河北边的龙洞 , 广州这座城市 , 仿佛手握魔杖 , 说不准哪天就会点化一个地方 , 让其褪去平淡、土气的面容 , 焕发出光彩夺目的一面 。 昨天 , 它能让纵横阡陌的稻田变为广州的CBD , 变为寸土寸金的商务重地;今天 , 它同样拥有魔力 , 将遥远荒僻的郊区龙洞 , 变为这座城市的耀眼明珠 。龙洞在老广州人的心目中 , 相当于城外的城外 , 坊间一直流传“有女莫嫁龙眼洞”的说法 , 这从龙洞上了年纪的老人 , 将去市中心称为“去广州” , 可以获得验证 。 我熟悉的邓老师 , 荔湾区出生、长大 , 得知我的工作地点在龙洞 , 曾补充:“我们小时候去龙洞玩耍 , 来回要一天时间 。 ”确实 , 对一座城市而言 , 公墓和殡仪馆是测量其边界的最好参照 , 今天 , 广州的银河园地处天河以北 , 早已雄霸市中心的地段 , 顺着广汕公路 , 龙洞较之还有不少于十个站的距离 , 由此也可以看出 , 龙洞伴随广州城市的变迁 , 同样发生了深刻蜕变 。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居民 , 感受着它的脉动 , 但也为摸不准节点 , 一次次错失财富的累积 , 暗暗叹息 。无论如何 , 39路公交 , 不但帮我建立了与时代的关联 , 也帮我建立了与广州这座异乡城市的血肉联系 , 它带我走进学校 , 来到课堂 , 看到我的二本学生 。龙洞的年轻人在我的学生中 , 悄悄流传一句话 , “你努不努力 , 取决于你毕业以后是住龙洞 , 还是住天河北” 。 尽管龙洞以其交通的便捷、性价比极高的生活成本 , 吸引了无数刚毕业的年轻人 , 但他们显然知道这一区域在迅速蜕变的背后 , 依然滞留在人们心中的真实定位 。邓春艳是我《大学语文》课上的一个学生 , 2017年毕业 。 在毕业典礼的一周前 , 根据师兄师姐提供的建议 , 已通过龙洞西社社区便民服务栏 , 找到了合适的房源 。 和大多数出租房一样 , 春艳定下的房子 , 要经过几条弯曲的小巷 。 一栋打扫还算干净的六层居民楼 , 三楼有几间装修不久的单间 , 春艳的房子南向靠右 。 让人眼前一亮的 , 是有一个小阳台 , 阳台的墙面 , 贴着崭新的暗红色瓷砖 , 显得利索、喜气 。 尽管房间极为简陋 , 还是水泥地板 , 既没有空调 , 也没有洗衣机 , 唯一的家具 , 是一个光秃秃的木板床 , 但因为带有独立的卫生间 , 就算仅能容身 , 春艳还是颇为满意 , “幸好我先下手为强 , 我原来看中的房子楼下 , 住了个女生 , 看起来很安静很神秘 , 跟她聊起 , 才发现那女生蛮厉害 , 北大毕业 , 毕业之后回了广州 , 先是在天河上班 , 后来换了工作 , 搬到萝岗 , 为了离单位近 , 就搬来了龙洞” 。 她显然惊异于北大毕业的学生 , 竟然和她一样 , 也在龙洞居住 。春艳所在的系部是学校较为冷僻、边缘的劳经系 , 她找了一份和专业没有太大关系的工作 , 进了保险公司 。 尽管她认为相比银行 , 保险处于上升势头 , 但她对保险行业的实际情况非常了解 , “说是朝阳产业 , 但还是被很多从业人员将名声搞臭了” 。 她不喜欢拉保险 , 跑业务 , “对女孩子而言 , 跑业务太累了” , 她没有放弃去另一家银行面试的机会 。 她知道龙洞周边的房价 , 相比那些天价商品房 , 她对每个月五百元 , 就能在同样的地段 , 换来一间安居之所心满意足 , 对临窗的那一抹风景 , 她尤其满意 。 她不需要太多的家具 , 不需要空调、洗衣机 , 学生宿舍拖回的行李 , 随意放置墙角 , 热腾腾的桶、盆、衣架正蜷缩手脚 , 等待她重新打开 , 恢复以往的姿势 。 女孩子的利索、灵动 , 片刻就能将一片毫无美感的地方 , 收拾得和女生宿舍一样充满朝气 。傍晚时分 , 伴随地铁的人流回到龙洞 , 这个小小的空间 , 足够容纳春艳刚毕业的心 。
推荐阅读
- 体育知识科普|福建这所独立学院或将转为公办大学, 成为市属本科院校
- 天气早知道|21大幅扩招的院校, 扩招超1000人的院校汇总
- 年轻人正在逃离银行:这里是“内卷”最严重的战场
- 年轻人结婚,女方都要房,要彩礼,狮子大开口
- 日本就快完了?年轻人:反正没钱,说啥也不结
- 生活里的创意|这8所院校“进级”为一本, 2020年新生赚到了: 二本分数上一本
- 西红柿|这22所职业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值得2021届考关注和保藏!
- 大餐|拿着5000工资,却常吃豪华大餐,城市年轻人解释“精致穷”
- 韩剧集合处|初代“研究僧”就是你, 今年新增院校专业, 第一次招生!
- 糗事百科|在广东二本招生,音体美师特色凸起,这所大学值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