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者证实,针灸可通过特定神经减轻炎症


|哈佛研究者证实,针灸可通过特定神经减轻炎症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学术头条 , 排版丨赵辰霞 , 编审丨王新凯
根据中美神经科学家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 , 通过针灸用小电流刺激神经系统 , 可以有效减轻全身炎症 。
这项 8 月 12 日发表在《神经元》(Neuron)杂志上的研究 , 证实了针灸能够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 , 从而在细菌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中触发促炎或抗炎反应 。
“大多数西医一直关注阻止疼痛的神经通路来缓解症状 , 但是有太多的疼痛通路 , 也有太多的途径来打开它们 。 ”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的 Qiufu Ma 说道 。
受中医的核心思想——解决疾病的根本原因——的启发 , Qiufu Ma 和他的团队将目标对准了炎症 , 这是人类许多疾病和疼痛的共同根源 。
作为一名研究疼痛基本机制的神经生物学家 , Qiufu Ma 多年来一直对针灸的生物学很感兴趣 。
2014 年 , 一篇关于针灸实验的论文引起了他的兴趣 。 该论文表明 , 在小鼠身上使用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肾上腺轴(迷走神经将信号传递到肾上腺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触发肾上腺释放多巴胺 , 从而减轻全身炎症 。
2016 年 , 又一项研究成果进一步激发了 Qiufu Ma 的好奇心 , 该研究显示 , 刺激迷走神经可以抑制炎症分子的活动 , 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
先前的研究也已经表明 , 直接刺激颈部的迷走神经有助于减少炎症 , 但这些实验方法需要侵入性的操作 。 考虑到这一点 , Qiufu Ma 和他的团队开始研究使用针灸(只需要将细针穿过皮肤)的电刺激 , 是否以及如何能够调节炎症 。
论文结果显示 , 该团队的实验成果斐然 , 他们不仅确定了针灸背后的神经解剖学机制的关键一步 , 并为利用这种方法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了路线图 。
针灸实验如何进行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 研究人员使用了电针疗法—— 这是一种传统手工针灸进化后的现代疗法 , 虽然都是将超细的针插入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下 , 但与针灸不同的是 , 电针是将极薄的电极插入皮肤和结缔组织 , 从而更好地控制刺激强度 。
这种方法包括对身体表面的某些穴位进行机械刺激 。 按照中医思想 , 这种刺激会触发神经信号 , 并远程影响与特定穴位相对应的内脏功能 。
在先前关于神经递质在炎症调节中的作用的研究基础上 , 研究人员集中研究了分泌神经递质的两种特定细胞类型——位于肾上腺嗜铬细胞 , 以及位于周围神经系统 , 通过大量神经纤维径直连接到脾脏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
嗜铬细胞是人体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发源地 , 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则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 据研究人员称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除了功能完善外 , 似乎还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作用——这一观察在之前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 目前的研究实验也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
【|哈佛研究者证实,针灸可通过特定神经减轻炎症】研究小组想要确定这些神经细胞在炎症反应中所扮演的确切角色 。 为此 , 他们使用了一种新的遗传工具来烧蚀嗜铬细胞或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 这使得他们可以比较有和没有这些细胞的小鼠对炎症的反应 , 以确定它们是否以及如何参与调节炎症 。 在有和没有这些细胞的小鼠中 , 明显不同的反应确切地指出这些神经细胞是炎症的关键调节因子 。
在一组实验中 , 研究人员将低强度的电针(0.5 毫安)应用在有细菌毒素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的小鼠后腿的一个特定点上 。 这种能够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 , 诱导肾上腺的嗜铬细胞分泌多巴胺 。
通过对比研究结果 , 研究人员发现 , 针灸治疗的动物体内三种关键的炎症诱导细胞因子的含量较低 , 存活率也高于对照组——针灸治疗的动物存活率为 60% , 而未针灸治疗的只有 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