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经营同质化大打价格战,带你看看真实的东北零售圈( 二 )

在辽宁省铁岭、本溪、丹东等地区 , 大商集团均有布局 。 然而 , 到了小城市 , 大商集团的拳脚似乎更难施展 。 “虽然当地消费市场规模不大 , 但是区域竞争激烈 , 竞争对手普遍采取低毛利率的促销手段 , 消费客群分流现象明显 。 ”大商集团如此评价铁岭市场 。 对于丹东市场 , 大商集团也只能无奈地表示:“丹东市零售实体店相对过剩 , 街边地店遍布 , 紧邻丹东新玛特的新一百商场商品同质化严重 , 区域内竞争激烈 。 ”不过 , 即便无法在价格中取得优势 , 大商集团在铁岭的高端零售市场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 , 跨省经营的大商集团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 。 作为产业相对单一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 近年来石油减产效益下滑 , 油田职工等主力消费群体收入减少 , 城市居民老龄化趋势加强 , 居民消费能力下降 , 与此同时 , “十几万、几十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开发过剩 , 行业竞争加剧 。 目前 , 仅萨尔图万达广场、东西城两个唐人中心、华峻购物广场、佞金阳光购物中心及去年7月开业的让胡路万达广场五大项目面积就超过百万平方米 , 竞争十分激烈” 。 大商集团在财报中如是说 。
此外 ,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佳木斯等地区 , 大商集团的经营也并不顺利 。 由于居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不高、市场份额有限 , 当地零售企业的销售增长均较为乏力 。
如果说 , 在铁岭大商集团还能抓住高端群体 , 那么在牡丹江地区 , 大商集团连高端消费领域也失守了 。 这是为何呢?据了解 , 随着牡丹江、吉林延吉等地的高铁开通 , 各地与省会城市之间形成了1-2小时的经济圈 , 当地的高端消费外流现象突出 。 一方面 , 为抓住普通消费不得不打价格战 , 另一方面高毛利率的高端消费又大规模外流 , 内外夹击的大商集团在牡丹江等地区经营处境尴尬 。
据中国商报采访人员统计 , 上述区域的营业收入占大商集团总营业收入的七成以上 , 从上述区域的市场表现来看 , 大商集团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增长乏力似乎也是预料之中 , 至少从短期来看 , 突破增长瓶颈还较为困难 。
底部企业挣扎求生
上述表格中三家底部企业 , 业绩一家惨似一家 , 诡异的事情也是层出不穷 。
在上述净利润表格中 , 最醒目的是2018年秋林集团“一柱通底”的亏损 , 亏损金额超40亿元 , 甚至超过大商集团从2015年到2018年这四年净利润的总和 。 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秋林集团在年报中公开表示 , 2018年公司存在财务造假 , 怀疑存在多笔虚构交易且资金被关联方占用 , 直接损失2.5亿元 , 此外 , “萝卜章”事件也让公司卷入高达10亿元的担保纠纷案件 。 事实上 , 秋林集团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 去年 , 秋林集团表示 , 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双双失联 , 至今杳无音信 。 如今 , 秋林集团股票已经停牌 , 多个银行账号被冻结 , 生产经营停摆 , 公司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 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商企命悬一线 。
再来看看大连友谊和沈阳商业城 。 五年时间内 , 这两家企业的业绩一直徘徊在盈亏线附近 , 尤其是最近两年 , 彻底亏损 , 且主营业务扭亏无望 。 为了保壳 , 这两家企业或是易主 , 或是变卖家当 。 沈阳商业城由于负债过高 , 被迫卖壳给了茂业系下的物业公司 , 主营业务彻底从商业零售变为了物业服务 , 从此消失在东北零售上市公司的版图中 。 大连友谊则是通过抛售核心资产来保业绩 , 该公司七成资产被甩卖 , 房地产业务也剥离殆尽 。 大连友谊表示 , 未来还将通过出售经营不善的部分房地产资产回笼资金 。
在五家企业中 , 业绩较为突出的是长春欧亚 。 该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 净利润小幅下滑但并不明显 , 整体业绩表现良好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长春欧亚在吉林省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 但在东北内部 , 长春欧亚的跨省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 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去年年底 , 长春欧亚在吉林省有31家购物中心 , 45家连锁超市和2家大卖场 , 而在隔壁辽宁省仅布局了1家百货商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