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挥别黄金年代?( 三 )


|侦探小说挥别黄金年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美国新生代推理作家在哪
2017年12月28日 , 77岁的美国女性推理小说名家苏·格拉夫顿在加州家中去世 。这位个性突出的女作家自1982年处女作《A:不在现场》至去世当年出版《Y:昨日》 , 共发表25部以女侦探金丝·梅芳为主角的系列小说 , 距她早年拟订26部(即从A到Z所有字母)的创作计划完成仅一步之遥 。
美国曾是推理小说大师名家辈出的热土 , 爱伦·坡曾被萧伯纳誉为“美国最伟大的两位作家之一” , 范·达因、雷蒙·钱德勒、达希尔·哈米特、埃勒里·奎因等人都堪称开辟一代风气的推理小说代表作家 。在将推理小说“变现”方面 , 做了整整一个世纪全球商业化首席强国的美国更是优势明显: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推理小说连播、推理广播剧开始 , 悬疑、侦探、推理题材影视作品至今仍相当有影响力 。然而近年来不断有人感慨“美国推理小说已死” , 理由是“大师凋零”:自格拉夫顿去世后 , 仍活跃于世的大师级推理小说代表人物似乎只剩下82岁高龄的劳伦斯·布洛克 。作为当代美国冷硬派侦探小说代表人物 , 劳伦斯·布洛克有两个系列的作品创造性地以罪犯为主角 , 甚至还出版了4部介绍如何写推理小说的“秘笈” , 被人称为“美国推理小说教父” 。
其实当代美国推理小说的生存状态并非那么糟:经典大师的再版作品仍能长期霸榜 , 新生代作家如哈特、史蒂夫·汉密尔顿等人的新作也时而登上书籍热销榜 。网络时代未令推理小说家落伍 , 史蒂夫·汉密尔顿与“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都是在线小说高手 , 后者甚至被认为开创“数码推理小说”的崭新流派 。与此同时 , 行业内的颓势也一望可知 , 所谓的新生代早已不再年轻:斯蒂芬·金73岁 , 沃尔特·莫斯利68岁 , 甚至今年刚刚获奖的艾丽·格里菲斯也已58岁——与上世纪50至70年代获奖作者普遍年富力强形成鲜明对比 。
在人人都可成为“作家”的网络时代 , 许多推理小说作者不得不紧跟潮流的同时 , 又心情复杂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淹没在良莠不齐的“日更网文”之中 。斯蒂芬·金曾在2006年创作出被称为“手机时代第一部推理小说”的《手机》 , 但他随后却坦承“不会用手机” 。他2001年名噪一时的“收费网更推理小说”《捉梦者》 , 初稿其实是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写的 。斯蒂芬·金在2000年曾表示“不出10年电子书就会抢占一半图书市场” , 但随后他又说“这就是问题——如果大家玩腻了怎么办?”
【|侦探小说挥别黄金年代?】其实网络时代对推理小说作家的最大威胁 , 是稿酬收入下降:格拉夫顿去世后 , 她的家人称她“一生从未找过代笔” , 对此有人用典型的推理小说逻辑理解为 , 这实际上等于告诉大家 , 推理小说家找代笔早已是圈内不成文的惯例 。寻找代笔目的是“稳产增产” , 以减少稿酬下降的损失 , 但代笔的普遍化又反过来对推理小说含金量构成更大损害 , 由此酿成的苦果不免要由当代推理小说行业自己品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