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岛|比阿里还早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为何一夜消亡?( 二 )


1995年 , 中国的互联网几乎等同于瀛海威 , 等同于张树新 。 那一年 , 马云还正向人们苦苦推销《中国黄页》而不得;24岁的马化腾刚从深圳大学毕业 , 进入深圳润迅公司当一个“码农”;丁磊刚从宁波电信局辞职 , 踏上南下广州的飞机……
02、夹缝中的瀛海威:不同时空交织出的“错觉”
“在世界之初 , 我想象过所有事情 , 哪里种树 , 哪里栽花 , 潮怎么涨 , 土在哪 , 这些我都在脑子里想好了” 。 创办瀛海威初期 , 张树新便勾勒出了一个宏伟的蓝图 。
然而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却往往十分骨感 。
1996年春天的北京城 , 央视跟拍了一位名叫马云的年轻小伙 。 他来北京是向有关部门介绍他的《中国黄页》 。
一天的行程里 , 马云碰了一鼻子灰 , 热脸贴上的尽是“冷屁股” 。 黄昏下 , 一无所获的马云无助地坐在出租车里 , 头倚靠着车窗 , 眼眶中泛着泪光 。
日后回忆起那段日子 , 马云说到:“1995年在中国做互联网时 , 是非常Lonely的 。 所有人都认为你是个骗子 。 甚至有些时候 , 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 ”
彼时的中国互联网仍是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的新兴产业:1994年 , 中国才首次接入互联网;1995年 , 当张树新走入邮电部 , 成为第一个申请做互联网服务的人时 , 没有人知道该把她的申请单放到哪一类 , 也没有人知道该如何收费 。
互联网是个什么玩意儿?是用来打渔的渔网?还是“电话电报”的延伸?当时可谓不知者众 。 这正是当年做互联网最大的挑战所在 。
张树新后来曾描述 , 瀛海威是在“大雾中领跑” 。 谁也无法准确预知瀛海威的明天 , 因为瀛海威从事的正是明天的事业 。
可以说 , 诞生于1995年的瀛海威 , 天然地就生长在夹缝之中 。
当时 , 瀛海威的办公室会突然挤进来许多人 , 其中既有野心勃勃的投资人 , 也有忧心忡忡的政府官员 , 还有疑惑不解的老百姓 。 他们都让张树新解释互联网是什么 。
在这个远未成形的市场中 , 压在瀛海威身上的第一个重担便是“义务宣讲员”的角色 , 但其实这些启蒙市场的行为都属于非商业范畴 。
一方面 , 瀛海威采用了类似“地推”的方式去“创造市场” , 在全国各地开设免费的瀛海威科教馆 , 不厌其烦地向民众普及互联网知识 。
一位瀛海威老员工回忆 , 当时他在瀛海威科教馆里 , 每天都在不断地告诉来访者因特网是什么 , 电信平台是什么 , 什么是ISP , 耐心教导别人“Internet”和“英特纳雄耐尔”有什么区别 。
正和岛|比阿里还早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为何一夜消亡?
本文插图

张树新还跟北京图书馆合作 , 在“瀛海威时空”网上客户端上提供北京图书馆书目查询服务;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 , 瀛海威还为新闻单位开通亚特兰大到北京的新闻信息通道……
另一方面 , 作为中国申请互联网接入服务的第一人 , 张树新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放到与有关部门的斡旋上 , 向他们说明互联网的好处 , 打消他们的诸多疑虑 。
瀛海威甚至得每个月都登记好网民的IP地址 , 把厚厚的一沓登记表送到派出所备案 。
新闻办、邮电部、公安部等政府部门组织的会议 , 瀛海威也在场参与讨论 。 会议讨论的内容诸如“网上卖东西交不交税”、“若有人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 , 谁来负责”等等 。
可以说 , 瀛海威为中国互联网事业做了许多非商业的努力 。 在外人眼中 , 张树新显然把互联网当成一项公益事业在做了 。
但其实每一个年轻产业的领跑者 , 总是容易不自觉地负担起“培育市场”的使命 。 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问题的关键在于 , 瀛海威栽的树 , 最终是由谁摘果实?
作为ISP(因特网接入服务商) , 瀛海威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便是从邮电部(中国电信前身)批发带宽资源 , 然后高价零售给用户 , 赚取价差 。 但前提是中间存在价差 , 若是资费高企 , 这条赚钱路径便举步维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