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岛|比阿里还早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为何一夜消亡?( 三 )


不幸的是 , 瀛海威面对的正是后面这种情况 。 张树新甚至曾抱怨从业者都成了电信的“三产”(意即“服务公司”) , “每条中继线6000块的话 , 你就不可能赚钱 , 永远会赔钱” 。
张树新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瀛海威当时所身处的窘境 , “我们本来是要卖面包的 , 后来我们要从种麦子做起 。 而卖面包的利润却无法负担种麦子的成本” 。
就在这时 , 互联网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叩响了瀛海威的大门 。
1996年4月 , 杨致远的雅虎登上了美国纳斯达克 , 股价一日之间从13美元飙涨到43美元 , 一跃成为市值高达8.5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 。 雅虎神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不少人开始建议张树新:马上修正瀛海威的运作模式 , 向雅虎式的门户类网站转型 。
张树新不置可否 , 但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没有人把人接到互联网上 , 谁去看它的网页呢?”“不去做接入 , 谈何服务 , 你给谁服务?”
就这样 , 瀛海威与互联网“门户时代”插肩而过 , 继续醉心于因特网接入服务 。
但这时张树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 她想起了大洋彼岸美国华尔街用资本驱动互联网公司的“硅谷模式”——在美国 , 网络服务是风险资金支持出的产物 。
何不借用资本的力量?张树新心想:“(互联网)这种商业模式必须拥有大面积的应用后才有市场收益 , 中间的空档期往往只能靠资本驱动 。 ”
张树新准备下一着“险棋” , 依托资本的力量去自建封闭物理网络 , 意图叫板垄断网络接入价格的中国电信 。
1996年9月 , 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向瀛海威注资5000万元 , 中国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瀛海威60%股份 , 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张树新和她丈夫持有的股权比例下调至26% , 拱手让出瀛海威的控制权 。
填上充足资本弹药的瀛海威摩拳擦掌 , 准备在这片时代的夹缝中继续做出“唐·吉诃德式”的努力 。 然而张树新的这个尝试 , 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 , 从商品转化为货币是“惊险的一跃” 。
瀛海威的这搏命一跃 , 能够成功吗?
03、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瀛海威苦苦难觅收入爆发点
获得资本背书的瀛海威 , 将“枪口”对准了拥有国家背景和垄断网络接入的电信 。 有人曾评价张树新斥巨资铺设网络线路的尝试 , 就像“唐·吉诃德大战风车” , 勇气可嘉但智慧不足 。
1996年12月 , 瀛海威全国大网开设 , 8个中心城市的网络节点也在3个月内建成开通 。 张树新发挥她策划出身的优势 , 在报纸上买了12块专版广告 , 上面印着一句极富煽动性的口号——“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并宣布未来3年内瀛海威将投资5个亿 , 在全国建设超过60个节点 。
正和岛|比阿里还早的中国第一互联网公司,为何一夜消亡?
本文插图

1996年 , “瀛海威时空”的注册用户约为6000人;当年 , “上网”这个词汇排在所有流行词汇的第3名 , 仅次于“炒股”和“九七”;1997年1月 , 瀛海威和当时已连续3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合作 , 与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一切似乎都有了眉目 , 瀛海威“栽的树”眼看着就要开花了 。 一边是自建网络节点降低成本 , 另一边是即将喷涌而来的用户增加收入 , 瀛海威的商业故事就快构成一个赚钱的闭环了 。 但就在这时 , 变故突生:
1997年中旬 , 邮电部(中国电信前身)宣布投资70亿元建设“169全国多媒体通信网” , 随后全国入网价格大幅下降 。
仅3个月后 , 瀛海威的月收入就暴跌至30多万 。 公司全国站点的网民加起来不到6万人 。
市场一片秋风萧瑟 。 张树新失望地说“中国互联网还是政治控制和信息控制驱动”“(邮电部)不能既当裁判员 , 又下场作运动员吧” 。
但不管如何 , 瀛海威想靠网络接驳服务走下去的道路宣告失败 , 需要另觅他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