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工场研究院|中国新药投资迎接帝国时代( 三 )


因此 , 本世纪至今通过嫁接手法得到的该阶段新药没有任何技术屏障 , 只要投资人给钱 , 这类新药几乎人人能做 。 嫁接式新药只能在中国被认可 , 连非洲兄弟都不认可 。 与天然产物注射剂一并被称为“中国神药” , 对于社会有巨大危害 , 而且未来几乎没有投资回报 。
所以不久的将来中国医药产业会面临一次巨大的整合 , 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新药模式会迅速消失 , 很多投资人多年来辛苦布局引以为傲的中国新药大厦其实相当脆弱 , 越知名的中国新药投资人投入的项目就越多倾覆的就越惨烈 。
03 帝国来临
嫁接式新药的最核心缺陷是没有根 , 无法成为真正的新药 , 这样的新药公司不存在核心竞争力 , 对于社会有害无益 。 中国的新药公司多数急功近利不愿意塌下心来做真正的新药 , 不愿意深耕和生根 , 导致中国新药错失了一个“新药筑基”的黄金20年 。
这是一个国家新药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 以至于中国新药至今是无根之草 , 与新药研发的正途渐行渐远 , 不被国际市场所认可 。
这虽然与目前医保的支付系统还没有发展完善相关 , 但是主要是由中国新药投资人的错误导向所致 , 所以现在的中国新药投资人必须彻底抛弃幻想 , 及时改弦易辙 。
说到新药的根 , 才是中国新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是中国新药投资人追寻的目标 。 老先生的观点倒是很有意思:不断发现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新药的能力才是中国新药的根 。
听上去似乎和没说差不多 , 但是仔细体会一下 , 这位资深新药投资人的观点确实是很有道理 , 一个国际新药的代价大约需要30亿美金 , 中国新药公司哪里会有这么多的资金做国外模式的新药?
既然常规的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新药其研发成本是中国新药公司无法承担的 , 所以不要再纠结于什么靶点机制SAR MAP等等 , 我们现在哪里有能力发现可成药的新靶点?我们沿用国外药厂的新药研发轨迹怎么会有商业机会吗?
所以投资人如果遇到那些讲靶点和MOA的中国新药时务必要小心了 , 要么其所谓的独特靶点根本不可能成药 , 要么仿照别人已有药靶点没有任何商业机会 。
因为我们现在的实力还远不具备和国际药厂竞争的能力 , 如果做有竞争可能的新药领域 , 即使刚开始我们处于first in class的状态 , 结局也是被排挤出局 , 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不会有什么悬念的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中国新药投资迎接帝国时代】所以基于临床需求用较小代价发现成药性高的新药才是中国新药公司目前可以触及的模式 , 不论靶点和机制是否清楚 , 能够发现在国际临床上有独占排他的竞争优势的新药才是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唯一机会 , 这个在临床上独占排他性对于中国当下新药行业非常重要 。
要看懂这个模式 , 不去模仿国际药厂做新药的手法来找到在国际临床上能够形成排他性独占优势的新药才是中国新药的根 , 这个根一旦有了自己独特的适应症就有了自己的生存土壤 , 就会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 就会将领地内的其他后来的新药拒之门外 。 所以幻想用嫁接式新药侵入已经有药物的临床适应症中想生根或者分一杯羹的想法基本上很难 。
中国新药投资人的使命是让中国新药能够生根 , 只有有了根的中国新药才能够登上国际舞台解决全人类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 才能被国际市场认可获得回报 , 才能充分体现医药界能够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的高尚行业品格 , 只有如此 , 中国本土制药厂才能够被国际医药界认可 , 才能标志着中国新药投资进入帝国时代 。 (本文为美中药源原创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经授权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