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毒化了官场气氛

鲍叔认为管仲比自己历害 , 于是举荐管仲当齐相 。 齐桓公也同意这个举荐 , 让管仲当了齐相 。这三个人都犯了大错误 , 都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 , 没有看到国家长期的道德建设 。世人传颂管鲍之交的事迹 , 不赞管仲之贤 , 而赞鲍叔知人 。 试想一下 , 当这个观点成为政治正确以后 , 那些在位的官员会怎么想?不外乎两种可能:一、这官员确实很贤能 , 所以他觉得自己适合坐在那个位置;二、这官员其实很糟糕 , 长期占位是贪恋权势尸位素餐 。 这个两难思维 , 不仅官员自己会有 , 而且他的手下也会有 。 甚至 , 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会产生这种想法 。 那么就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要么他的手下是楞头青 , 直接去质疑上司的任职资格;要么他的手下纷纷巴结领导 , 大赞领导英明神武 , 目前的位置都太屈才了 。 因为你不巴结 , 就等于是腹诽;不质疑 , 就等于是奉承 。 没有第三种可能 , 因为位置已经和能力划等号了 。 你有那个位置 , 就必须有能力 , 没有也要说成你有;你有那个能力 , 就必须有位置 , 没有就一定是受压制 。可见 , 一旦这个观点通行天下 , 必会极大地毒害官场气氛 。 这等于是全天下人都在质疑在职官员的能力 , 而其手下为了不让官员怀疑自己对上司心怀不满 , 必然纷纷向上司大进谀词、大表忠心 。这个情形并非只是沙盘预演 , 而是真的发生了 。 首先被质疑的恰是管仲自己 。 子贡就质疑其人品:「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 , 不能死 , 又相之」 。 惹得孔子赶紧出来打圆场:「管仲相桓公 , 霸诸侯 , 一匡天下 , 民到于今受其赐 。 微管仲 , 吾其被发左衽矣 。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这是用大节来为小节解套 。子贡质疑管仲不仁 , 却以君死臣节来发难 , 显然是找错了方向 , 也误会了他老师的学问志向 。 孔子讲礼 , 不是在意这种表面形式 , 而是认为国家制度应该建立在道德伦理之上 , 要有利于人心归仁 。 所以 , 当鲁国悬赏救助同胞 , 而子贡救人却不要奖赏时 , 就受到了孔子批评 , 认为子贡破坏了一项良政 。可见 , 一项好的制度 , 要选拔官员 , 首要的不是能力 , 而是道德良知 。 官员能力虽强 , 却没有基于自身道德良知而推己及人的自觉 , 就会把好事办成坏事、把良政办成恶政 。 不懂道德反思的官员 , 惹得天怒人怨 , 却还洋洋自得于自己能力超强 , 同僚一顶顶高帽奉送 , 他也来者不拒 。 反之 , 官员若心存良知 , 就会自觉化为行动 , 不懂的知识会去学习 , 不了解的情况会去调查 , 不同的意见会去理解 , 犯了错误也能及时反思调整 。 这样的官员 , 即使能力一时不足 , 老百姓又怎么会去质疑他的位置?即使圣人 , 也是学习摸索出来的 。把能力与位置划等号 , 正是把能力当成了一种固化的、恒定不变的东西 , 并以为这眼前可见的能力便足以界定一个人的本质 , 而忘记了进步才是一个人最本质的规定与能力 。 而惟有道德者 , 才能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齐桓公的错误 , 就在于只看到了眼前官员的能力 , 以及能带来齐国立竿见影的强盛 , 却忽视了齐国国家道德能力的建设 , 致使齐国在桓公之后急剧衰败 。 而鲍叔成全了一人的美名 , 既让齐国官场从此只重才而不重德 , 又把管仲架在了悠悠众口之上炙烤 。 管仲虽能 , 却不能为公子纠死节 , 毕竟是气节有亏 , 在官场上再难号令群雄 , 更谈不上官场的道德建设 。 所以 , 管仲在齐桓公的政治威信下 , 虽能令齐国强盛一时 , 却不能为齐国打下长久的文化根基 , 其贡献实在有限 。阳明先生云:圣人之学日远日晦 , 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 , …… , 相矜以知 , 相轧以势 , 相争以利 , 相高以技能 , 相取以声誉 。 「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 , 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 , 这大概就是从管鲍之交开始吧!答顾东桥书:三代之衰 , 王道熄而霸术昌 。 孔孟既没 , 圣学晦而邪说横 , 教者不复以此为教 , 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 。 霸者之徒 , 窃取先王之近似者 , 假之于外 , 以内济其私已之欲 , 天下靡然而宗之 , 圣人之道 , 遂以芜塞 。 相仿相效 , 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 , 一切欺天罔人 , 苟一时之得 , 以猎取声利之术 , 若管、商、苏、张之属者 , 至不可名数 。 既其久也 , 斗争劫夺 , 不胜其祸 , 斯人沦于禽兽、夷狄 , 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 。管鲍之交毒化了官场气氛。13:30 2020/7/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