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朵大智慧|你所不知道的知识,耳穴诊治技术的现状:耳穴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 ,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 , 耳诊和其他医疗技术一样 , 只能在民间流传像山西省三代耳针世医孙立权 , 和江苏、浙江省一带的耳针名医(人称金耳朵) 。 也都只能在当地群众中享有盛名 。
小耳朵大智慧|你所不知道的知识,耳穴诊治技术的现状:耳穴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文章图片
我国耳穴诊治技术的现状
【小耳朵大智慧|你所不知道的知识,耳穴诊治技术的现状:耳穴诊断的方法与手段】新中国成立后 , 耳穴诊治应用在个别基层单位 。 1958年12月 , 叶肖麟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摘译了法国医学博士P.Nogier提出的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当时纪录穴名50个 , 主要分布在耳甲腔、耳甲艇、对耳轮、耳轮上脚、耳屏、对耳屏和耳垂 , 对我国医务工作者有很大启发 。
广大医务人员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 , 进一步发掘古代经验 , 广泛开展了耳穴实践 , 从临床应用到作用原理 , 逐渐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耳穴图谱 。 耳穴诊治研究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
由于传统的关系 , 我国多以不锈钢针进行治疗 , 耳针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 如;针灸的刺痛、感染问题 , 尤其是感染 , 因为耳郭大部分是由软骨构成 , 当引起感染后各类抗生素极难治愈 。 直到1970年李家琪老师的一个偶然机会 , 发明了耳穴贴压法 。
1975年9月《洛阳科技》发表了《耳穴诊疗法》,其中介绍了耳穴贴压的方法 , 这就是国内外最早的有关“耳穴贴压法”的介绍 。 此法以其疗效好、操作简单、无创伤等优点 , 在短短十余年间 , 就成了耳穴治疗中的最常规的治疗手段 。
小耳朵大智慧|你所不知道的知识,耳穴诊治技术的现状:耳穴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文章图片
20世纪70年代 , 我国的耳诊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 并已建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 每个人的耳郭都具有反应点 , 包括变色、脱屑、充血、压痛、降起、增厚、皱折、变形、电阻变低的不同表现 , 通过视诊、触诊、探棒压诊、电阻探测等方法 , 能够对患者的脏腑、肢体、器官进行定位或定性的诊断 。
耳穴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耳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视诊法(根椐耳郭上的不同阳性反应点进行诊断的方法);触诊法(是用一个探头直径约为1.5mm的金属或非金属探棒 , 均匀按压耳穴 , 通过找寻压痛点或根椐按压后耳穴的皮肤弹性恢复程度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及电探测法(根据耳部与疾病相关耳穴电阻较低 , 约20-500KΩ2,而与疾病无关的耳穴电阻较大 , 约3000~10000KΩ的原理 , 所制造的各种探测仪进行探测诊病的方法) 。
我国生产试制的各种型号的耳穴探测仪 , 目前已达几十种之多 。 各种耳穴探棒和探测仪 , 都从不同的侧面 , 为耳穴探测提供了检测手段 , 这对我国耳诊工作的开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 例如环境、气侯、温度、运动势态、胖瘦、电枢接触情况 , 探测枢的探头直径、压力、方向、探测时间等都会影响探测的结果 ,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 。
小耳朵大智慧|你所不知道的知识,耳穴诊治技术的现状:耳穴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文章图片
根椐这些良导点诊断疾病还不够 , 必须进行综合辨证分析才能下诊断结论 。 李家琪老师于1974年曾提出一视、二触、三结合的耳郭综合诊断方法 , 就是将耳穴视诊、触诊、探穴仪测查的结果与中医的传统方法望、闻、问、切及现代医学的视、叩、听、触等辅助检查和患者主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 进行综合分析、辨证诊断的方法 。
云南管遵信关于耳穴染色与脏腑相关性的研究 , 则为耳穴诊断提供了一个直观观察的新方法 。 用耳穴染色法可使病变部位的耳穴着色 , 而与疾病无关的耳穴则不着色 。 李惠芳等对182例健康人的耳穴染色重复结果 , 其着色阳性符合率为91.3%,而无病着色的符合率为90%左右 , 其指标直观可见并具有可比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