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慢动作|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 )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 , 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 , 一是“选择无能” , 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 , 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 , 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 。 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 , 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 , 但就是不去做 。 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 , 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 , 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 , 就越容易拖 , 最后一事无成 。
而这些状况 , 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 , 我称之为“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 , 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 , 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 , 就尽管去做 。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 。 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 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 , 仍旧可以去做 。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需要应对的事情多到数不胜数 , 到底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长半衰期还是短半衰期呢?对于这个问题 ,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 , 与药物的半衰期类似 , 一个事件的半衰期也有个体差异 , 也与具体完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关 。 同一件事情 , 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 , 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 。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旅游 。 有些人旅游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 , 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游前就会做足功课 , 对游览地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做详细了解 , 在游览过程中又细致入微 , 仔细观察当地的风物 , 并认真撰写游记 , 那么对他们来说 , 旅游的半衰期可能就会很长了 。
其次 , 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 , 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等 , 识别是否具有这些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事件的半衰期长短了 。 下面是根据这一思路 , 对长半衰期事件的一个不完全罗列: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
这个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 , 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摸索 。
当然 , 虽然名为“采铜法则” , 但它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 , 它只是一个思维工具 , 一项可以加诸内心的判断标准 。 它就像一把“时间之尺” , 丈量出具有长远价值的事物 , 提醒我们避免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之中 。 当然 , 它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短半衰期的事 , 毕竟人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 , 只不过 , 它不应是我们生活的重心 。 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要追求什么 , 才能作出让自己未来不会后悔的选择 。
我们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我们可以用半衰期看自己 , 也可以用半衰期看他人、看历史 。
时间自有偏爱 。 回首历史 , 一些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 即便星移斗转 , 时移世易 , 他们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典作品 , 仍被今天的人们记起和谈论 。
所谓经典作品 , 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 。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 , 在这篇文章中 , 他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 ”随后他又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 ”简单地说 , 经典的价值 , 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 , 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 。 为什么经典作品会有如此魅力呢?按照我的理解 , 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 , 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 , 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 , 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 。 因此一部经典作品 , 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 , 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 , 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 , 即便是同一个人 ,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 , 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