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消失”的二本学校学生( 二 )


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 , 也接纳普通的工作 , 内心所持有的念想 , 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 。
毕业以后 , 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 , 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
作为教师 , 我对世界的安全边界的认定 , 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勘测 。
二本学生作为最普通的年轻人 , 他们是和脚下的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 , 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群体 。
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 , 他们的生存空间、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 , 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 , 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 , 也是决定一代人命运的关键 。
多年来 , 在对学生毕业境况的追踪中 , 负载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 , 是我追问最多的问题 , 也是本文竭力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 。
但我知道 , 我既无法通过穷尽对象的学理式写作获得答案 , 也无法通过严丝合缝的推理来寻找结论 。
唯一能够依仗的 , 不过是十四年从教生涯中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 , 以及从师生之间的长久联系、观照中所获得的感性认知 。
通过打开有限的个体命运 , 我发现 , 他们的生命故事竟能验证自己的某种直觉 , 并通过这种直觉帮我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 。
我知道本文无法提供整体性的观点 , 不过呈现了“个体见证个体”的生命景象 , 但我不能否认 , 正是具体的生存境遇 , 让我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我亦不能否认 , 正是鲜活的个体生命 , 丰富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和理解 , 稀释了此前对这个群体常见的曲解和成见 。
智谷趋势|“消失”的二本学校学生
本文插图
图 | 课间休息和学生在一起
062111 班:迎接新生
2006年6月16日 , 在原来经济贸易系文秘教研室的基础上 , 学校决定成立财经传媒系 。
我当初之所以进入广东F学院 , 也是因为学校要申报新的专业——汉语言文学 。
作为第一个中文博士 , 通过人事处的招聘信息得知 , 我实际上是以申报新的专业“急需人才”的名义而入职的 。
说是财经传媒系 , 但因为师资的百分之九十以中文背景为主 , 依托的专业也是汉语言文学 , 在没有获批新专业以前 , 实际上就是中文系 。
2006年 , 新成立的财经传媒系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 我在给全校学生上公共课的同时 , 终于拥有了一个在本系上专业课的机会 , 并且在第一届新招的两个班中 , 被系部书记安排当062111班的班主任 。
2006年9月16日 , 是新生报到的日子 。
一早 , 我就按学校的规定 , 履行一个班主任的职责 , 去迎接新来的学生 。
天气还不错 , 我穿着军绿色套裙 , 穿梭在人流中 , 心里涌动着第一天上课般的激动 , 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充满了好奇 。
开学第一天 , 学校的人气极为旺盛 , 繁忙的接新生车辆来来往往 , 将来自广东省各个地方的孩子 , 拉到了学校青年广场上方的空地上 , 各个系部的迎新桌子一字排开 , 一张张新鲜、略显紧张的脸庞在桌子周边环绕 。
我留意到班上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 , 那天报到的方式完全不同 , 印象深刻的有几种:其一 , 一个女孩的爸爸找我反映 , 说是看过学生宿舍的情况后 , 发现没有空调 , 感觉条件太差 , 问我能否到校外给孩子租房住 。
他的妻子 , 大波浪的卷发 , 脸化着浓妆 , 年轻、光鲜也时尚 。
她跟随丈夫 , 一言不发 , 揉着红通通的眼睛 , 怎样也擦不净冒出的泪水 , 仿佛女儿住进没有空调的集体宿舍 , 即将面临一场地狱般的痛苦 。
女孩看起来极为单纯 , 面对父母对我的咨询 , 眼神闪烁而茫然失措 。
其二 , 一个男孩 , 眼神坚定 , 行李简单 , 很明显没有父母的陪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