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与外方股东全面接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重塑公司品质( 二 )


我要做的工作是调结构改格局 , 还有更底层的改管线任务 , 这有点像穿着衣服改衣服 , 比较困难 , 从零开始反而容易一些 。 我正式担任总经理的第一天 , 看到OA需要做的批复就傻眼了 , 上海一位同事花一百多块请客人吃饭都要我批 。 顺着这条线 , 我们在制度上设计了分层负责制 , 给主管一定权限 , 在权限范围内由主管负责 , 财务负监督责任 , 超过权限的再到我这儿 。
再比如员工休假制度 , 摩根士丹利要求严格执行AB岗 , 每位员工每年要求不在岗两个礼拜 , 而且要求很明确:一是不能进办公室 , 员工卡不可以显示进办公室的记录 , 二是可以登陆看邮件 , 但不能回复 , 不能下任何工作指示 。 这是风控的基本要求 。
公司的人员结构不太均衡 , 中后台人员较多 , 前台人员相对较少 , 因为2016、2017年公司投研人员流失比较多 , 我们开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 , 如集中扩充投研人员 。 公司名片标识也都会换 , 但这只是外在的 , 主要是内在的品质要达到摩根士丹利的标准 。
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你们主要是从外面引进还是内部培养投研人才?
王鸿嫔:我们刚开始也想过从外部挖角基金经理 , 也一直没有停止寻找 , 但难度较大 , 有些比较成熟的基金经理跟公司的价值体系可能不太契合 , 所以从外面招的主要是研究员 。 我们一边招人 , 一边整理队伍架构 , 主要是研究员提拔、内部培养以及团队梯队建设 , 公司主动权益投资有五位基金经理就是从公司内部提上来的 。 我们从长期投资的角度 , 加强了对消费、科技等领域的研究 , 并以基金经理风格和产品风格相匹配 , 发挥投研人员的能力和优势 。
我们还重整了量化团队 , 以前公司量化做得很不错 , 但后来人员流失 , 业绩滑坡 。 2018年下半年 , 公司开始致力于组建量化团队 , 引进了外部人才 , 2019年中人员到位 , 下半年调试模型 , 今年绩效开始有所显现 , 持续的业绩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
公司的固定收益团队比较稳定 , 投资业绩也具有一定优势 , 我们主要扩充了研究团队的成员 , 不断提升债券研究和风控水平 。
我们还在布局新的产品线 , 包括FOF、跨境产品等 , 都是从外面引进的人才 , 现在FOF团队已经到位 。 在扩充投研团队的同时 , 我们也重新梳理了投资流程和投资纪律 。
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主动管理能力是基金公司的核心能力 , 你怎么调整投研体系?
王鸿嫔:一开始 , 我基本是在旁边听 , 看报表 , 然后花很多时间提问题 。 我的角色有点像医生 , 会跟投资总监、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一起研究 , 帮基金经理做业绩分析 , 比较细化也很个性化 。 我会跟他们挨个谈 , 问基金经理 , 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 为什么要做这个 , 不做那个?为什么你做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想要的成果?这样一层一层往下挖 。
这些单独的沟通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 便从中针对基金经理在投资策略和经验上的弱项进行调整 , 并为他们量身设计一些控制措施 , 避免基金经理进行过高频率的换手等等 。
基金经理后来发现 , 这些辅导很有帮助 , 他们的绩效很快就上来了 , 他们后来也很愿意跟公司沟通 。
2018上半年到2019上半年差不多一年时间 , 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投研体系的调整上 。 刚开始会比较辛苦 , 大家信任感差一些 , 会有猜疑 , 还有价值观的碰撞 , 我常跟同事说 , 我这人其实很透明 , 想什么我就会讲出来 。 慢慢同事知道问这些问题 , 做这些改变是为他好 , 基本上大家配合度就比较高 , 后面的沟通效率会比较高 。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 基金经理、研究员并非一个人在奋斗 , 我们有教练团 , 有分析工具 。 培养一个基金经理并不容易 , 基金经理有自己的长项和弱项 , 当他遇到一些问题时 , 通过公司层面的提醒和辅助 , 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