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与外方股东全面接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重塑公司品质

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杨波张燕北
摩根士丹利华鑫(后简称“大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是公募基金早期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总经理 , 这与她在上投摩根时期获得的成绩密切相关 。
王鸿嫔有近三十年从业经历 , 曾任财经杂志采访人员 , 1992年入职怡富证券(2000年与JP摩根合并) , 后在JP摩根任职 。 2003年 , 王鸿嫔来到上海 , 参与筹建上投摩根基金 , 2004年公司成立 , 她出任总经理 。 王鸿嫔带领公司开风气之先 , 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 , 举办了名为“致富100”的投教讲座 , 2005年办了100场 , 2006年办了将近200场 , 2007年办了200多场 。 成立于熊市的上投摩根也获得了优异的业绩 , 公司规模快速成长 , 三年即成长为国内前十大基金公司 。
中国基金报|与外方股东全面接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王鸿嫔:重塑公司品质
文章图片
2010年 , 两任总经理届满 , 王鸿嫔选择回归家庭 , 沉寂了数年 。 2015年 , 她与前同事合作创立上海富汇财富投资管理公司 , 出任公司总裁 。
2018年5月 , 王鸿嫔的名字出现在大摩华鑫基金员工名单之列 , 2019年4月 , 她正式出任总经理 。
回归公募两年多 , 王鸿嫔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 她在大摩华鑫基金做了哪些工作?可能成为首家外资控股基金公司的大摩华鑫未来如何发展?有什么规划?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日前采访了王鸿嫔 , 她就相关问题做出了坦率的回答 。
王鸿嫔表示 , 过去两年大摩华鑫基金并未发行新产品 , 公司也一直在进行自我调整 。 公司用两年的时间认真审视自身发展 , 进行各部门职能的重新定位和内部制度建设 , 进而与外资股东全方位接轨 , 谋求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 。
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2010年你离开上投摩根 , 8年后回归 , 请讲讲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
王鸿嫔:2003年 , 我到上海参与筹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 2004年出任总经理 , 从JP摩根到上投摩根 , 不同的文化背景 , 倒逼我经常要换脑袋多角度思考问题 。 比如员工待遇税前税后薪酬问题 , 我就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 , 背后折射的是文化的不同 。 另一方面 , 国内证券市场基金行业飞速变化 , 当时最大的感觉是“做一年抵三年” , 有点像浓缩的人生 。
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趣 , 也比较刺激 , 但的确很累 , 以致身体有些零件开始变得反应迟缓 , 加上我父母年纪比较大了 , 父亲生病常去医院需要照顾 , 孩子也面临升中学的问题 , 主客观因素下 , 我下决心休息 , 就办理退休回到了台湾 。 之后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基本是完全放空 , 主要就是陪陪家人 , 上瑜伽课、学日文、环岛旅游 。
2012年 , 安联邀请我出任国联安基金公司的独立董事 , 我到上海的次数开始多起来 , 2015年 , 一些老同事邀请我一起创业 , 正好孩子也大了 , 时间比较自由 , 就跟他们一起在上海设立了一家私募基金 , 但我一直还是想要做公募 。 也是机缘巧合 , 我听说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在寻找总经理人选 , 于是就有了这段新的缘分 。
当时也接触过别的基金公司 , 有公司还愿意给股权 , 但我始终担心文化认同的问题 。 摩根士丹利跟JP摩根系出同门 , 文化差不多 , 语言也在同一个频道上 。 做基金公司负责人 , 法律风险挺大的 , 股东、团队价值观一致很重要 , 我要求自己做的每一个决策、签的每一个字都能够经得起监管机关的检查 , 晚上都要能睡得着觉 。
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很重要 。 我刚来时 , 几乎每个同事都告诉我 , 摩根士丹利很严 , 但我很容易认同、接受 , 因为JP摩根也很严 , 过去我一直是被这么训练的 。
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摩根士丹利会否继续增持公司股份?这是否对公司产生较大影响?
王鸿嫔:摩根士丹利此前明确表示过会持续增持公司股份 , 这就要求大摩华鑫各方面都需要达到与外方股东接轨的水准 。 因此 , 我来到公司后 , 一直专注于内部调整和整合工作 , 重新梳理流程制度 , 将公司内部制度一一比对 , 前中后台均有涉及 。 我的目标和任务是 , 在摩根士丹利绝对控股的当天 , 公司的品质 , 以及包括公司章程、制度、管理框架、内控等在内的所有制度 , 要确保达到股东的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