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孔雀下山
来源:人物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 , 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 。 读百家故事 , 品百味人生 。
「我来世上 , 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 , 河水怎么流 , 白云怎么飘 , 甘露怎么凝结 。 」文|金诗「第二次下山」光束从高空射向舞台 , 将亮白和四周的黑暗彻底分隔开来 。 就在那束光里 , 杨丽萍突然起舞了 。没有经过商量和事先预告 。 音乐也只是剧院控制室随机播放的曲子 。 一身白色长裙的杨丽萍 , 忽然随着音乐的律动 , 将手臂缓缓延伸向四周和上空 , 随即又在光柱中快速地旋转了起来 。是《雀之灵》 。 但那日的工作流程表上并没有杨丽萍跳舞这一项 。 舞台下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杨丽萍已经有两年没在公开场合和摄影机前跳过舞了 。尽管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 , 但几乎每个人都认出了那些独属于杨丽萍「孔雀舞」的标志性符号 。 其中最讶异而又最兴奋的 , 或许是正坐在监视器前观看拍摄动态的工作人员林捷 。4月27日下午 , 林捷所属的QQ炫舞品牌团队与杨丽萍团队 , 以及来自国内多个城市的工作人员共计近百人 , 一同出现在位于昆明融创文旅城的云南映象大剧院里 。这一天 , 所有人的工作目标是要完成杨丽萍与QQ炫舞的合作宣传片 。这支宣传片的制作背后 , 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舞蹈家杨丽萍 , 在自己的代表作《雀之灵》诞生35周年后 , 首度将《雀之灵》IP对外授权 。 而QQ炫舞这个腾讯旗下拥有12年历史的音舞类游戏领军平台 , 正是杨丽萍选中的合作和被授权方 。 双方希望以游戏的方式 , 在网络时空里创新式地传承和推广「孔雀舞」的舞步、服饰、音乐 , 将民族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有机融合 , 共同探索传统文化IP的焕新与传承之路 。1980年代中期 , 在从固态过渡到流动、从集体转而诉诸个体价值的社会变革期 , 无数中国人在电视屏幕里 , 第一次看到了杨丽萍的舞蹈作品《雀之灵》 。 那种基于性灵的完全个体主义式的舞蹈趣味 , 和无法被传统、民间或者现代、先锋来命名的肢体语法 , 让杨丽萍在个体的偶然创作和历史的必然流变中 , 以一个艺术创作者的身份 , 参与建构和革新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体验 。国内著名舞蹈编导高成明评价 , 杨丽萍的《雀之灵》 , 「创造了一种既抽象又精美的典型艺术形象 , 而这个形象既不是传统 , 也不是国外进来的」 。 这让当时中国舞蹈界的所有人惊讶 。高成明是杨丽萍多年好友 , 两人相识于1976年昆明举行的云南省舞蹈汇演中 。那一日 , 高成明去驻地宾馆找朋友 , 穿过走廊 , 一个女孩从他对面走来 。 那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搭讪的年代 , 但高成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是杨丽萍没错吧?」「你是?」「我是省歌舞团的高成明 , 看了你的表演 , 觉得非常好 , 所以想斗胆跟你聊几句 。 」那时 , 18岁的杨丽萍开始在傣族史诗舞剧《召树屯与南吾诺娜》中 , 扮演新一代的「孔雀公主」 , 也已经因舞蹈才华和耀眼美貌闻名整个云南 。 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攥住了 , 20岁的高成明立在走廊上 , 突兀地向初次见面的女性讲起英国影星费雯丽的故事 。女孩脸上有本能的惶恐和困惑 。 44年后 , 杨丽萍回忆 , 费雯丽的故事讲完了 , 临走前高成明留下两句话:「自古红颜薄命 , 要战胜薄命 , 你要走出去 , 你不能满足于现在的 。 这个天地绝对不是你应该待的 , 你要想办法到更广阔的地方和空间里去 。 」四年后 , 杨丽萍被调入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 。 从那时起 , 「孔雀」下山 , 至今已40年 。「下山」之前 , 杨丽萍行走、生活和表演于西南丛林和山地的自然田野中 。 她观察孔雀 , 模仿孔雀 , 寻找孔雀 。 她甚至相信神话故事里的描述 , 请求本地的老人带她去找故事里「孔雀公主」居住的「金湖」 。有一次他们真的去了 。 杨丽萍记得那正是孔雀交配的季节 。 大群雄性孔雀聚集在荷花池边和菩提树下 。 「它们慢慢地展开尾巴 , 光线一点点从尾巴上放射出来 , 美得让人眩目 , 尖叫声让耳朵不得休息」 , 数年前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她曾这样回忆 。孔雀开屏的刹那 , 她感到「精神达到一种最高的体验」 。 她痴迷于那个令人屏住呼吸的场景 。 从那时起 , 她从自然里找到了她一生都在表达的那个意象和创作母题——孔雀 。下山40年 。 杨丽萍从18岁纯真的「孔雀公主」跳到后来孤独深邃的「雀之灵」 , 近年 , 她又着迷于「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孔雀之冬」 , 后者的舞台和服装充满肃穆宁静的白色 , 「像冬天一样 , 是即将过去(的形象) 。 」她说 。拍摄与QQ炫舞的合作宣传片那天 , 杨丽萍也特意准备了两件白色的长裙 。 她不回避自己已经进入生命的冬天 。 在工作现场 , 每结束一段拍摄 , 她会立马提醒助理拿来老花镜 。 她仔细检查自己在镜头里的表现 。就像四十年前 , 她离开云南、走向更广袤的世界 , 开启了一轮关于舞蹈审美的全民讨论 。 新的周期 , 她与QQ炫舞合作 , 或可视作她与她的舞蹈艺术在生命中的第二次 「下山」 。不同的是 , 这一次 , 她投向了数字时代 。「做别人没做过的」用网络游戏的形式去传承和传播在地民族舞蹈文化 , 不论对杨丽萍还是对腾讯QQ炫舞来说 , 都是一件过去没有做过的事 。然而当人们回溯过去 , 会发现反叛、打破和创新几乎贯穿了杨丽萍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探索 。 作为她最早艺术主张的作品《雀之灵》 , 从创作观念和过程来看 , 都是「反叛」结出的果实 。1980年 , 杨丽萍离开云南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 歌舞团是一个群体运作组织 , 那时的教学体系以西方芭蕾舞为主 。 练了一段时间 , 杨丽萍发现自己动作僵硬 , 身体被束缚 。 她很快知道那不属于她的身体语言 , 便放弃参加日常的集体训练 。好友高成明有时去找她 。 正是上课时间 , 她一个人在家里压腿 。 因为拒绝参加训练 , 她没有集训费 , 甚至得罪教练和老师 。但她从小就不是被束缚的性格 。 上小学时 , 正「破四旧」 。 村里有个图书室 , 天黑了 , 她悄悄从窗户爬进去看书 。 13岁到西双版纳歌舞团后之后 , 大人们把书堆成山一样来焚烧 。 因为书太多 , 火烧不到里面 。 晚上没人的时候 , 她就去刨书 , 「唐诗、宋诗 , 裴多菲 , 《多面人》 , 《茶花女》…唐诗刨出来 , 烧了一角 , 然后开始读『飞流直下三千尺』 , 《红楼梦》看了四五遍」 。那还不是一个褒扬个性的年代 。 拒绝参加集体训练的杨丽萍 , 给歌舞团的众人留下不羁的印象 , 但很长时间里 , 她在集体中又是沉寂、边缘和孤独的 。高成明认为正是那时候 , 她对自己看法和「所谓信念的坚信」 , 让杨丽萍憋着一股劲 , 「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一点什么东西来」 , 让众人觉得她的艺术观是对的 。1986年 , 杨丽萍的独舞《雀之灵》 , 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及表演第一名 。 在《雀之灵》获奖后的35年里 , 数个世代的中国人通过不同时代的媒介 , 观看了这个早已进入中国当代舞蹈史的作品 。 90后舞蹈家胡沈员谈起《雀之灵》 , 总会惊叹这个作品在今天看来「依旧非常的前卫」 。与杨丽萍式的「孔雀舞」迥异 , 最初的「孔雀舞」发源于傣族民间的传统舞蹈 。 长期以来 , 「孔雀舞」只能由男子表演 , 模拟雄孔雀开屏的样子 , 动作偏于刚健 。 进入20世纪 , 被称为现代「孔雀舞」创始人的民间舞蹈家毛相 , 大胆引入女性共舞 , 使孔雀舞不再被性别和特殊表演时段所局限 。
推荐阅读
- 明星八卦|杨丽萍浪费2吨粮食,只为更好舞台效果,真的值得吗
- 七律 孔雀开屏有记
- 杭州日报|昨晚杭州男子在满觉陇骑车直接摔下山坡!还好当时有他们在...
- 杨丽萍不生孩子是“失败”?生育不是义务而是权利
- 李玉刚声援杨丽萍 因称其“先生”遭网友围攻
- 人生无处不取舍
- 黄有光:无后为大?从网友对杨丽萍的评论谈起
- 没有孩子是女人的失败?这是个人的言论自由
- 所有人都需要多元价值
- 今日必看|世人支持杨丽萍做自己——普通女孩,也需要被社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