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班的春天|如何让孩子做事不拖拉,遇事有主见?4个策略,让孩子积极又独立( 五 )



神兽班的春天|如何让孩子做事不拖拉,遇事有主见?4个策略,让孩子积极又独立
本文插图

忍住 , 别插手(图片来源于网络)
(4)建立规则意识:我做了我该做的 , 你做了你该做的
“没有规则 , 不成方圆” , 小到游戏规则 , 大到法律法规 , 为了维持效率与安全 , 我们都需要规则来约束行为 。
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意识 , 是养成孩子独立性的有效方法 。
那么孩子多大就可以设立规则了?哪些事情需要给孩子建立规则?怎么建立规则最为有效?《21招 , 让孩子独立》 一书中说到了4个方面:
第一 , 孩子20个月以上 , 就可以开始正式设立规则了
根据孩子的发育规律 , 孩子在20个月之前 , 虽然能看到他在遵循一些简单的规矩和程序 , 但实际上很少能具备规则与习惯的意识;在20个月之后 , 孩子进入了自我意识与基本的共情能力的敏感期 , 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开始萌芽 , 我们才能和他共同制定规则 , 才可以和他进行跟规则有关的有效沟通 , 才能开始给孩子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规则意识 。
第二 , 设立规则是为了成就孩子 , 而不是为了方便家长自己
孩子的世界 , 其实很多成年人都不懂 。
在成人眼里 , 孩子有很多淘气不听话的行为 , 大多数是因为我们远离了孩子的眼光和视角 , 没能花心思去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 。
比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玩沙子 , 实际上其背后蕴含着孩子天生对身外世界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 沙子做为一种物质 , 有着不同的形态和触感 , 孩子需要用不停的触摸 , 塑形或者是打散去感受物质的存在 , 作为大人只要做好安全的把控 , 不让孩子放进嘴巴 , 以及不能拿来伤害人即可 。
这是孩子成长中自然萌生好奇心的表现 , 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和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原始动力 , 需要保护和支持才对 , 而不是为了我们省事 , 防止孩子把手和衣服弄脏 , 而去跟孩子制定所谓“沙子脏 , 不能乱玩”的规则 。
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设立规则 , 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 。 每一条养育规则的设立 , 都应该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基本前提 。

神兽班的春天|如何让孩子做事不拖拉,遇事有主见?4个策略,让孩子积极又独立
本文插图

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设立规则(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设立规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
孩子的独立性 , 也包含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
与孩子商量规则的建立 , 本身就是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而商量的过程 , 也有利于不是“孩子大百科全书”的我们 , 可以通过沟通来了解孩子行为后的动机和需求;
同时 , 孩子参与制定的规则 , 需要自己去承担规则的后果 , 责任感也就可以同时得到建立 。 让一个人守规矩 , 最好的办法 , 就是让他来制定规矩 。
当然还需要强调合作共赢的规则:我做了我该做的 , 你做了你该做的 , 咱们都得到了咱们想要得到的 , 别家长一言堂 , 孩子的利益得不到满足 , 就失去了共同协商的意义 。
第四、降维表达:举例子 , 多演绎 , 别讲道理
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有限 , 所以 , 很多时候 , 与孩子讲道理 , 其实是“对牛弹琴” , 你的苦口婆心 , 他的小脑瓜无法翻译 , 得到的只是一堆问号 。
所以 , 家长跟孩子说话 , 一定要记住“降维表达” , 多举例子或直接演绎 , 少讲道理 。
妞妞两岁时 , 自我意识开始迅速成长 , 出到外面 , 喜欢抢别人的玩具 , 自己的玩具却从来不给人分享 。
这么点大的孩子 , 讲道理是听不懂的 , 所以 , 我采用的是演绎法 。
我开始跟她抢夺玩具 , 她不愿意 , 我就故意让给她 , 然后就离开了 , 她开始感受到不把玩具分享出来 , 就会一个人孤独地玩 , 所以开始跟我一起分享 , 我玩了一会 , 又很开心地递给她 , 向她演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 反复几次之后 , 妞妞发现分享并没有让她有什么损失 , 所以就不排斥分享玩具这个事情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