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班的春天|如何让孩子做事不拖拉,遇事有主见?4个策略,让孩子积极又独立( 二 )
曾经有一则新闻刷屏:儿子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 , 却总是做不长久 , 理由也各式各样 , 要么需要早睡早起 , 要么是同事排挤 , 要么工作任务繁重 , 吃不了苦 , 受不了累 。
到最后 , 干脆辞职在家 , 玩游戏 , 刷直播 , 一切心安理得 , 而立之年 , 却还在靠妈妈的退休工资安排自己的日常消遣 。
妈妈看不下去 , 说他两句 , 他却振振有词:“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 , 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我爱你小 , 事事代劳 , 却没想到剥夺了你成长的权利 , 以至将来 , 位置始终换不过来 , 依然让我养你到老 。
本文插图
溺爱 , 剥夺了孩子发展独立性的机会(图片来源于网络)
(3)忽略孩子的成长频率:缺乏耐心 , 放不下脚步陪孩子慢慢走
我们有多少父母 , 看着孩子磨磨蹭蹭地喝水 , 慢吞吞地穿鞋 , 扫个地反倒把自己扫得邋里邋遢 , 能够耐得下性子给孩子自由发挥?
快节奏的生活 , 让我们觉得孩子的磨蹭是个奢侈的事情 , 每天奔波于职场和家庭之间 , 我们已经习惯了分秒必争 。
更何况 , 我们有时候还未能适应这样的时间安排 , 即需要在生活中留出一大部分的时间给孩子 , 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长 , 而是在惦记着自己的工作 , 或者是巴不得让孩子早早睡觉 , 能腾出点时间来享受享受自己的小爱好 。
所以没有耐心等待孩子自行完成 , 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 , 干脆自己动手帮孩子完成 , 就成了常态 。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 , 孩子便乐得不用动手 , 自我效能消失 , 依赖家人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 甚至 , 伴随独立生活能力消失的 , 还有对事物探索的乐趣 。 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在她的专著里反复强调:“我们看到的最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 , 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 , 其实 , 心智的发展必然和身体动作相配合 , 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 。 ”
也就是 , 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孩子行动慢 , 但实际上 , 孩子在活动的同时 , 会配合他的心智发展来达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 , 从而锻炼身心合一的生活技能 , 而这么重要的发育阶段 , 却被我们的无知和自我给破坏了 。 02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独立性的三个层次
通俗来说 , 孩子良好的独立性包含三个层次 , 父母帮助孩子建立这三个层次的良好习惯 , 就相当于送给了孩子三件重要的礼物
本文插图
孩子建立良好独立性的三个层次(图片来源于网络)
(1)独立的第一层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 培育孩子自理和自律能力
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基础的礼物 , 良好的生活习惯 , 包含良好的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 , 从而保障身体健康这个基础条件 。
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包含了基本的生活技能 , 吃饭、穿衣、刷牙、洗脸等都能熟练掌握 ,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
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包含了对安全的重视 , 这是父母需要给孩子划的界限 , 一切活动都应该在安全的框架内进行 , 帮助孩子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 并且区分清楚危险的极限 。
孩子的秩序感本来就很强 , 你帮助她维护好她的生活习惯 , 她对生活的自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
(2)独立的第二层次:解决困难的能力
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有用的礼物 , 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问题组成的 , 所以 , 孩子必须学会遇事能独立思考 , 独立解决问题 , 这种解决 , 可以是利用本身的能力来解决 , 也可以是协调各种资源和人力物力解决 。
遇事果断 , 不依赖 , 不推卸 , 有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的认知 , 正确认识到自己能够有能力去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 自己做的事情确实有价值能对团队做出贡献 , 能够让孩子激发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 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推荐阅读
- Hysound|如何护理保健可预防中风复发?
- 太平洋时尚网|如何延缓衰老?有什么办法
- 婚纱|当初突然走红的黑婚纱新娘,纹身剃头嫁给富二代,婚后生活如何?
- 心理FM|3分钟心理学 | 如何打破“被动沉默”的社交怪圈?
- 半雅少女|普通女生如何提升穿衣品味?
- 揽月Daily|暧昧不前的他,如何变贴心“爹系男友”?
- 婚姻|转眼间我成了大龄宅女,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 护理居家养老成主流,居家护理服务如何跟上?
- 天生美人|如何挑选西装,打造优雅的绅士风范?
- 济公|济公游本昌被封杀20年是真的吗?曾两次出家,现状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