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步马拉松运动员大运动量后,不可忽视身体疲劳与恢复


马拉松是一项以有氧耐力为主的长距离耐力性项目 , 肌肉长时间的持续工作是其最大的特点 , 所以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素质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他的成绩 。当今的马拉松训练中 , 随着竞技水平的日益提高 ,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也在不断增大 , 以提高对运动员机体的刺激 ,这就不可避免地加深了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程度 。
如此大的运动量 , 如果每次训练课后的疲劳得不到及时的缓减 ,就会造成训练过度 。优异的马拉松成绩来自于科学的训练 ,而科学的训练必须以充分恢复作为保障 。
所以 ,恢复已经成为现代马拉松运动训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就此 , 笔者对马拉松训练恢复机体的重要性 , 训练后运动员身体的各种反应和症状、以及有关运动产生的疲劳机制等加以分析和探讨 , 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恢复措施与方法 。

马拉松跑步马拉松运动员大运动量后,不可忽视身体疲劳与恢复
本文插图

马拉松训练中疲劳产生的机理
马拉松运动的时间长 , 能量消耗多 , 运动过程中主要靠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功能 。
运动员在训练时随着时间的延续 , 机体内消耗了大量的肌糖元 。 当体内的储备的肌糖元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 其血糖的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 造成生成 ATP的减少 , 而脂肪氧化分解合成的 ATP 也无法满足运动中ATP的需要 , 此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下降 。 所以 , 肌糖元的耗竭和低血糖症跟马拉松训练产生的疲劳相关联 。
马拉松训练过程中 , 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 , 分泌大量的汗水 。据统计 , 马拉松运动员的体温可以达到 42℃ 。 体温的上升和大量的排汗也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因素 。还有 , 训练中的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大量的堆积而不能及时地消除 , 也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 , 也会形成疲劳 。

马拉松跑步马拉松运动员大运动量后,不可忽视身体疲劳与恢复
本文插图

马拉松训练中疲劳的判断
1、马拉松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自我感觉
马拉松训练主要以高原训练为主 。运动员在高原低氧的环境下刺激机体 , 呼吸频率加快 , 心率也会比平时快 , 还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喉痛、气急、胸闷、头晕、嘴唇发紫 , 睡眠时还表现在入睡慢 , 易惊醒等等 。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症状会随之好转 。
2、教练员的观察
教练员如果发现运动员动作僵硬、 动作幅度或速度变小、思想不集中、逃避运动训练、成绩下降等等 , 这可能就是运动员出现疲劳症状 。这时 , 教练员应该及时调整运动量 ,以便让运动员有足够的时间恢复机能 。
3、运动员疲劳的生理指标
马拉松运动员训练后产生疲劳时 , 身体器官系统机能水平有所下降 , 常测量的指标有以下几项:
血液检查指标:血红蛋白数量减少、白细胞的总量增加 。
尿液检查指标: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尿蛋白出现 。
呼吸系统检查指标:肺活量、最大吸氧量、最大通气量都减少 , 训练后氧债增加 。
心、脑电图检查指标:显示出现异常 。
【马拉松跑步马拉松运动员大运动量后,不可忽视身体疲劳与恢复】采取科学有效措施探测疲劳 ,查出训练后存在哪些不正常的指标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解 , 保持训练的科学性和不间断性 , 进而达到最佳的训练状态及理想的运动成绩 。

马拉松跑步马拉松运动员大运动量后,不可忽视身体疲劳与恢复
本文插图

马拉松训练中疲劳的预防
大部分教练员对训练的重视程度大于恢复 , 这就是产生过度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 。
因此 , 在马拉松运动员出现轻微疲劳特征时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加以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
1、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
高原训练要注意适合的训练高度、训练时间、合理的个体化训练安排以及下高原的时机 。训练的高度一般控制在海拔 2 000m 到 2 400m , 持续 4周以上 , 训练方针应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为主 , 训练强度在 90%左右 , 严格遵循个体化 , 区别对待的原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