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首位70后茅奖得主徐则臣:站在屋顶上看北漂青年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首位70后茅奖得主徐则臣:站在屋顶上看北漂青年
本文插图
(徐则臣 。 图/受访者提供)
另一个徐则臣
本刊采访人员/古欣
发于2020.5.11总第946期《中国新闻周刊》
4月的一个冷雨天 , 徐则臣的散步习惯并没有被天气打断 。 像往常一样 , 晚上六点半 , 他一秒不差地下楼 。 他住在五环外 , 北京西北郊 , 小区附近有个有小公园 。 白天他曾和《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人员约好晚上六点半左右通话 , 电话接通后 , 徐则臣解释 , 下楼时手机揣在兜里 , 没有及时看到 。 实际上 , 他的回复只迟了一分钟 。
散步让谈话也有了漫游之意 。 在这次采访临近结束时 , 徐则臣提到了导师曹文轩 , 他并没有谈观念或方法 , 而是回忆起跟曹文轩吃饭的往事 。 曹文轩习惯比约饭时间提前十分钟到 , 偶尔不能提前抵达 , 会发信息告知 。 “他说的晚一会不是迟到 , 只是不能提前 。 ” 徐则臣说 , 就是在这些方面 , 导师曹文轩影响了自己 。
【中国新闻周刊首位70后茅奖得主徐则臣:站在屋顶上看北漂青年】2019年10月 , 徐则臣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 不管徐则臣内心是否在意 , 他确实是70后作家里第一个拿茅盾文学奖的 , 这是媒体、还有大众认识他的一个标签 。
在写作上 , 他是个早做打算的人 。 在他的记忆里 , 决定当作家的那一刻无比清晰 , 那是大一暑假在图书馆看完张炜的《家族》 。 他感到震惊 , 那么遥远的地方竟然有个人和自己想得一样 , 而且表达得比自己要好 。 从此 , 徐则臣的青年生涯紧密地围绕“写作”运转 。 写小说、办校园刊物、投稿、考北大、办文学论坛左岸 , 直到毕业后去《人民文学》当编辑 。
本文插图
(2019年8月 , 徐则臣所著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 图/受访者提供)
没有岔路 。 这十年 , 徐则臣写了两部长篇 , 一部小长篇 , 一本童话 , 一本短篇小说集 。 “我不算是高产 。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所有写作在业余进行 , 徐则臣安排着自己的写作节奏 , 长篇穿插着短篇 , 小说卡住了就转手写童话 。 总之 , 不让自己有闲 。
刚出版的《北京西郊故事集》就是徐则臣2010到2017年之间完成的短篇小说结集 , 和长篇的厚重相比 , 这本讲述京漂青年的小说活泼、放松 , 仿佛来自另一个徐则臣 。
屋顶上的北京
小时候 , 徐则臣喜欢爬高 , 喜欢在屋顶四下里张望 。 写北漂青年 , 徐则臣脑海里浮现的也是一群年轻人爬上屋顶的样子 。 “如果一个人在小巷子里走 , 他很容易被淹没掉 。 他站到高处 , 站到屋顶上的时候 , 他才感觉是独一个 , 跟别人区别了开来 。 ”
一群年轻人在郊区平房的屋顶支起凳子 , 打牌、吹牛、喝啤酒 , 趁着酒劲指着远处的高楼 , “早晚有天我要拿下一层 。 ” 到了夜晚 , 高楼像峡谷 , 寂静的道路仿佛河床 , 只有这时候 , 他们才会想起家乡 。 站在屋顶上 , 四下是大片的平房、荒地 , 更遥远处 , 是一个更大的北京 , 荒凉感和站在高处升起的莫名希望交织在一起 , 底色悲凉 , 这是京漂青年的普遍情绪 , 那种“漂泊的 , 认同感、身份认同和心理认同都没有充分建立起来的、飘忽不定的心态” ,徐则臣很能体会 。
徐则臣是2002年来的北京 , 第一批入住北大在万柳新建的研究生公寓 。 当时万柳只有这一栋楼 。 四周都是成片的小平房 , 平房里有他的朋友 。 高中毕业后 , 徐则臣从一所大学读到另一所大学 , 很多朋友四散天涯 , 打工谋生 。 一些人来到海淀西北四环 , 被一种新兴的生意诱惑 , 他们游荡在北大、人大的门口 , 拦下路人 , 问着“哥们 , 办证吗?”那时 , 一张假造的北大博士文凭一万块钱 。
推荐阅读
- 搜狐新闻|舌苔发黄、厚腻,要不要刮了它?看完你就明白了
- 赳赳说中国|中餐的一个陋习会传播病毒,你知道么?
- 潍坊新闻网|官庄镇卫生院积极开展重点人群体检工作
- 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一勺猪油竟然能改善十几种小毛病,有哪些功效和禁忌?
- 汽车|创新让解放国六重型车领先同行业 | 中国汽车报
- 旅游|中国最“憋屈”的省份,因为名字的原因,常被误认为是一座城市
- 美妆|可直邮中国的美妆护肤品牌清单出炉,马住回国海淘超省心!
- 搜狐新闻|如果一个男人对你有这几个表现,很显然,他喜欢你!
- 币圈卫道士|百万级TPS的CBase公链就是为中国韭菜量身打造的
- 中国国家地理|孕育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它,还是美景制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