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育儿分享」“揠苗助长”不可取,跳舞是把“双刃剑”

文/郭跃明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孩提时代是人一生中学习能力和可塑性较强的阶段 , 越来越多的家长都乐于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 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 , 舞蹈就是受家长们欢迎的特长之一 。 许多家长希望舞蹈能在一定程度上 , 帮助孩子的肌肉、骨骼“拉长” , 身高“拔高” , 变得有气质 。
适度的舞蹈活动有助于孩子身心发育
舞蹈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 练舞期间 , 孩子的生理机能得到系统性加强 , 身体各部分机能的运作更加协调 。 适度的舞蹈活动能锻炼心肺功能;学习间歇练舞 , 劳逸结合 , 对儿童的内分泌有积极的反馈作用;适当的运动也能刺激骨骺的生长 , 增进骨骼吸收钙与磷的水平 , 加强骨内沉积骨矿物质的效率 , 从而提升骨的生长速度;新陈代谢也相对旺盛 , 加速骨细胞的增殖 , 促进骨骼发育 , 有利于生长发育;舞蹈能促进骨与肌肉、韧带之间的协调性 , 也能提高身体力量、爆发力、耐力、平衡能力 , 四肢的协调运动则锻炼了大脑的协调性 。
「90后育儿分享」“揠苗助长”不可取,跳舞是把“双刃剑”
文章图片
从心理上来说 , 孩子跳舞时处于轻松愉快的情绪 , 对于培养其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起着重要作用 。 舞蹈不只是孩子蹦蹦跳跳、玩玩游戏的“小儿科” , 而是文化知识、审美等的“输入” , 再对其进行记忆、想象、模仿“输出”的过程 , 对于强化记忆力、注意力 , 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积极作用 。 但是孩子的生长发育 , 主要受到基因、遗传、人种、地区、营养、性别、睡眠、户外活动等多方面的影响 , 运动仅仅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 , 单纯想靠舞蹈这样的运动方式促进生长发育 , 是不现实的 。
孩子的脊髓损伤难以通过X线片察觉
舞蹈是把双刃剑 , 科学、适量的舞蹈运动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但幼儿时期(1~3岁) , 孩子的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以及灵敏度、肢体控制力、应急能力、自控性、自我保护意识等都不及成人 , 在相同情况下 , 更容易受伤 。 若是急于求成 , 违反孩子身心特点 , 进行“揠苗助长”式舞蹈运动 , 可能会让孩子很“受伤” 。 在孩子学习舞蹈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 就是因动作难度大或不规范等造成的脊髓损伤 。 尤其是在做下腰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时 , 由于躯体极度过伸 , 压力超过了生理极限 。 孩子的脊柱有着独特的解剖特点:关节面浅 , 方向比成人更水平 , 关节的活动范围大于成人 , 但牢固性差;椎间盘含水量高 , 韧带松弛 , 软骨含量高 , 较成人能够承受更大范围的屈伸牵拉 , 而不出现撕裂、断裂 , 脊柱具有生理弯曲度小、弹性好、易变形的特点;胸腰椎交界处脊髓血供分支少 , 较狭窄 , 外伤时更容易因缺血而致脊髓损伤 。 上述这些解剖生理特点 , 使得孩子在外力的作用下 , 椎体发生瞬间移位 , 随后自行复位 , 导致脊髓损伤而不伴有骨折及脱位 。 而X线检查上往往也不能及时发现异常 , 故称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 俗称脊髓休克 。
习练舞蹈 , 不是越早越好
学舞要适应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 , 遵循规律 , 否则会适得其反 。 孩子3岁之前不适合学舞蹈 , 8岁之前应避免劈腿、下弯腰等高难度动作;若起腰 , 也要科学 , 比如俯卧推地起腰、俯卧后吸腿推地起腰 。 学舞不能操之过急 , 最好从孩子8岁后开始学舞 , 同时坚持科学适度原则 , 选择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舞种 。 脊髓损伤的主要表现为损伤节段以下的肢体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异常 。 与个体差异有关 , 且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不同 , 8岁以下的孩子 , 年龄越小 , 脊髓损伤的程度会越大 。 学舞有风险 , 下腰需谨慎 , 但防应重于治 。 孩子学舞 ,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心态 , 目的要“纯” , 符合孩子的内心需求 。 学习舞蹈的目的应在于锻炼身体、培养情操、提升气质 。 切不可望子成龙 , 太过功利 , 急于求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