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老师带着“玩”,期末也不考试,这所学校却想给孩子打造高手思维?( 五 )


上还有很多 。 学生没必要掌握所有的技巧和工具 , 只需选用其中一种 , 在项目学习和课堂探究中 , 不断练习 。 大咖老师带着“玩”,期末也不考试,这所学校却想给孩子打造高手思维?
文章图片

更多隐藏于PBL背后的“门道”
除了以上这些 , 张阳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 为我们指出更多隐藏在PBL项目学习背后的“门道” 。 W=外滩君Z=张阳
W:
如何保证学生在PBL学习中 , 真正掌握了学科知识?


Z:
在探月 , 不同类型知识 , 其实对应不同的学习和评估方法 。 不是所有学科知识 , 都以PBL的形式来学习 。
比如 , 最外一层“需要熟悉的知识” , 是线上自学 , 也会有传统测验;最内层“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 则采用PBL学习和表现性评价 , 保证学生真的能“活学、会用” 。 大咖老师带着“玩”,期末也不考试,这所学校却想给孩子打造高手思维?
文章图片
此外 , 老师在设计PBL过程中 , 需要选择一个能区分“真正理解”和“貌似理解”的评估点 , 这是学生是否掌握某个知识点的试金石 。 为了保证PBL评估点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探月会采用斯坦福大学SCALE中心的量规 , 请他们来做教师培训 。
W:
PBL一定要是活动的形式吗?


Z:
不一定 , 学校其实可以“因地制宜” , 设计很多轻量型、非活动式的PBL 。 一次课堂探究 , 也可以视作一场“微型PBL” , 关键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 , 获得可迁移能力 。
举个例子 , 我给学生讲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时 , 不会满足于让他们知道“讳疾忌医”的背后寓意和道理 , 而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我是扁鹊 , 特别想帮助蔡桓公 , 该怎么说服他?”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引子” , 需要学生去探究 ,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沟通高手 , 如何向这些高手学习沟通所具备的能力 。 即使在单学科学习中 , 我们也倾向于提出一个“更加高位、更能链接现实”的问题 。 W:
PBL一定要跨学科开展吗?



Z:

PBL也可以在单学科下进行 , 但是 , 只有跨学科的项目 ,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

上学期 , 我们社科学部 , 面向九年级新生开设了一门“社科导论” , 通过一个跨学科PBL项目 , 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历史等学科之前 , 能总体了解社会科学概貌 , 探究不同学科间的关联和边界是什么?它们分别解决什么样问题?对未来和当下的价值是什么?这个世界不是按照学科组织起来的 , 而是按照挑战组织起来的 。 我们不可能通过某个单独的学科 , 来应对真实的挑战 。 那些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 无一例外 , 都是有复合型知识和才能的人 。

大咖老师带着“玩”,期末也不考试,这所学校却想给孩子打造高手思维?
文章图片

W:
学生在PBL学习中一定要有作品呈现吗?


Z:
我们往往有一个误解 , 认为作品可有可无 。 当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时 , 作品这个环节就被忽略 , 跳过去了 。 其实 , 作品 , 是PBL学习过程中 , 特别重要的形式 , 它不同于普通的作业 。 作业可以抄袭 , 作品 , 却很难抄袭 , 它承载着最核心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 我们上课第一天就公布了整学期的PBL项目课题 , 相当于“期末考试”开卷大考 , 学生会感叹:妈呀!真的没办法抄作业啊!还是闭卷考试轻松… …作品 , 还能让别人提出反馈和意见 , 有了思考、复盘和迭代 , 才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习过程 。 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和体验 , 而忽略学生在作品中的沉淀和反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