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陶勇」霰粒肿,麦粒肿VS

[一字之差]麦粒肿VS霰粒肿
小雨今年3岁 , 几天前 , 小雨的妈妈发现在小雨右眼的下眼睑处冒出了一个小疙瘩 , 不疼不痒 。 球球妈以为是“针眼” , 于是决定用毛巾热敷 , 再配合滴些氧氟沙星眼药水 。
然而 , 两周过去了 , 小雨眼睛上的小疙瘩反而越长越大 , 小雨也控制不住的总用手揉搓眼睛 。 原本不痛不痒的小疙瘩开始发红 , 疼了起来 。
小雨妈妈赶忙带着孩子到眼科求诊 。 此时球球右眼下眼睑的肿块已经很大 , 肿块部位的皮肤溃烂 , 并出现瘢痕及下睑轻度外翻 。 在仔细检查后 , 医生诊断球球患上的是霰粒肿 , 并非“针眼” , 通过手术才切除了小雨眼睑上的肿块 。
麦粒肿和霰粒肿?看到这两个词 , 您是不是也像小雨妈妈一样茫然?这两种眼病非常相似 , 每年都会有不少家长混淆 , 错把霰粒肿当做麦粒肿 , 耽搁了孩子及时治疗 。
那么如何区分麦粒肿和霰粒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
「眼科医生陶勇」霰粒肿,麦粒肿VS
文章图片
「眼科医生陶勇」霰粒肿,麦粒肿VS
文章图片
一、霰粒肿与麦粒肿
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 , 是因为眼睑的睑板腺腺管出口处堵塞从而形成的囊肿 。 睑板腺与睑缘成垂直排列 , 并开口于睑缘 。 其功能是能分泌油脂物 , 润滑睑缘 。
霰粒肿不痛不痒 , 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 。 没有急性炎症的时候 , 它不红也不疼 , 有时翻开眼皮看 , 才能在内看到局部充血 , 有点发红 。 因此总是被许多人忽视 。
麦粒肿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针眼” , 是青少年的眼科“青春痘” , 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两型 。 这是由于睫毛根部的汗腺或皮脂腺被皮脂、皮屑堵塞 ,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内部繁殖 , 引起细菌性感染造成的 。 症状先是眼睑红肿热痛 , 出现小脓头 , 然后破溃流出脓 , 经过7-10天会痊愈 。
红:眼部局限性充血;
肿:病时有眼睑水肿 , 局部胀痛;
热:眼部温度高于其他部位;
痛:自觉局部有明显的压痛 。
麦粒肿发病比较急 , 一般来说 , 2—3天便能长出一个麦粒肿(俗称“针眼”) , 大约4—5天 , 就有“白头”冒出来 , 伴随着也会有脓 。
二、患病因素
霰粒肿:是睑板腺的出口被堵塞而形成的囊肿 , 所以平时我们吃油腻的食物比较多时 , 身体腺体分泌的油脂就较多 , 就容易造成腺口被阻塞 , 形成霰粒肿 。 它多发于睑板腺功能分泌旺盛的青年人和中年人 。
麦粒肿:我们平时由于过食辛辣油腻、吸烟、饮酒等习惯导致热火、热毒积于脾胃 , 上攻眼睑出现局部硬结或化脓 , 即长出了“针眼” 。 另外 , 平时经常用手揉眼睛的习惯也会使细菌进入眼部 , 从而引发炎症 。 主要是小孩子 , 青年人发病较多 。
三.治疗方法
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 , 麦粒肿和霰粒肿是两种不同的眼病 。 所以大家要注意了 , 如果眼睛真的长出异物 , 在处理前一定要先弄清自己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护理方法有很大差别 。
霰粒肿:热敷+睑板腺按摩/手术
霰粒肿有自愈功能 , 小而无症状的囊肿无需治疗 , 待其自行吸收即可 。 治疗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滴眼液 。 热敷和睑板腺按摩可以加速油脂排出 , 数周至数月就会自我吸收 。
理论上 , 超过一个月不吸收的霰粒肿建议进行手术 。 尤其对于40岁以上患者或反复发生睑板腺囊肿的患者 , 术后应将标本送病理检查 , 以排除睑板腺癌的可能 。
麦粒肿:抗菌眼药水(眼膏)/手术
麦粒肿发病早期及时滴氧氟沙星等眼药 , 或服用红霉素片等抗菌口服药 , 短期内就可促进炎症的消失 。
脓点形成后可切开排脓 , 切忌过早切开或任意挤压 , 以防炎症扩散或形成慢性肉芽肿 。 很多人一听说眼睛做手术就害怕 , 其实麦粒肿排脓只是个小手术 , 在“表面麻醉”下即可以进行 , 几分钟就可完成 , 术后三两天便可恢复正常 , 对眼睛的外观和视力都没有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