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深度解读」约20%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传染病专家蔡卫平:未发现新冠病毒减弱迹象( 二 )


从现阶段的观察来看 , 并不存在无症状感染者长期带毒的现象 。 “因为病毒攻击和自体免疫力之间的博弈 , 他们(无症状感染者)或转为确诊病例 , 或转为核酸检测阴性带有抗体的健康人 。 ”
蔡卫平表示 , 从目前市八和广州掌握的情况来看 , 20%左右的无症状会转归为确诊患者 。 “其实 , 现阶段报告的新增病例数量不多 , 恰恰也能说明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影响有限 。 他们之中 , 只有较少部分会转归为患者 , 相当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都是经过自身的免疫力消灭了病毒 。 ”
对于在广州的无症状感染者 , 只要本人同意 , 治疗上也是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 。 “只是现阶段并没有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物 , 氯喹甚至瑞德西韦都只是有限地缩短病毒转阴的时间周期 。 提前给无症状感染者开展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还需观察 。 ”
「疾病深度解读」约20%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传染病专家蔡卫平:未发现新冠病毒减弱迹象
文章图片
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但还处于可控范畴
伴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多 , 尤其是境外输入病人引发的关联病例增多的背景下 , 人们往往会担忧新冠病毒会出现重大的变异 。 而无论是我国 , 还是欧美的研究 , 都捕捉到了新冠病毒的变异 , 并对变异情况进行了分型 。
新冠病毒属于单链条RNA病毒 , 本身的稳定性就要比双链条的DNA病毒要脆弱 。 新冠病毒的变异是主流的 , 不变异才说不过去 。 “新冠病毒基因组包含将近3万个碱基对 , 但目前捕捉到变异情况也就是149个碱基对 , 这个比例还是偏低的 。 ”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 , 无论是中科院的S、L分型 , 还是剑桥的A、B、C分型 , 目前对于临床上的影响都不会太大 。 “这些病毒变异研究 , 更侧重还是在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领域 , 对病毒的溯源有意义 。 其中比较准确的分型 , 有助于发现哪些地区的患者 , 更接近古老的型别 。 ”
基因变异的研究探寻 , 临床上的关注点侧重在致病性是否增长、传染性是否增强这些范围 。 “从现阶段观察到的情况来看 , 并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毒力增强 , 传染力增强 。 ”
从广州现阶段的情况来看 , 输入病例的重症、危重症比例实际上是低于以前的 , 确诊患者中 , 多数是轻型和普通型 。 “这和输入性病例的年龄构成有着很大的关系 , 大多都是青壮年 , 他们本身就不是重症、危重症高发人群” 。
这一群体的传染能力 , 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来观察 , 统计 , 而且和很多因素有关 。 “比如这一群体是否愿意带口罩 , 卫生习惯如何 。 ”
新冠病毒迄今未见传播后衰减的趋势
医疗、科技领域一直在监测病毒的变异 , 更大的意义在于找出疾病的流行演变规律 。 “比如病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后 , 会不会带来新的、截然不同的流行” 。
病毒变异情况的监测 , 还直接和人群的免疫策略有关 。 “病毒流行了4个多月出现的变异位点 , 会不会正好发生在疫苗设计的靶点区域 。 如果靶点变异时 , 这个疫苗就会脱靶 , 无效 。 而分化成不同亚型的毒株后 , 则可能需要像流感疫苗那样 , 用多个毒株联合预防一个波次的流感流行 。 ”
据悉 , 同为RNA病毒的HIV(艾滋病病毒) , 至今没有开发出有效的疫苗 , 就是因为其变异太快 , 疫苗开发的速度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 “如果病毒发生重大变异 , 对于此前推崇群体免疫策略的国家而言 , 也会是一个悲剧 。 因为此前获得免疫力无法应付变异病毒带来的后续波次的传播 。 ”
蔡卫平表示 , 同为冠状病毒 , 新冠和SARS、MERS这些比较起来是明显的狡猾许多 , 聪明太多 , 甚至会主动躲避人体的免疫攻击 。 “SARS、MERS的传播力是传着传着就没有了 , 但新冠病毒迄今还没有这种传播后衰减的趋势 。 此前寄望高温天气可能带来的疫情消减 , 现在看来也会失算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