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划水:冠脉CT血管造影诊断高危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分析( 三 )


传统上来讲 ,CCTA根据有无钙化成分对斑块进行分类 , 从而分为钙化斑块 , 部分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NCP) 。 即使是早期多排螺旋CT技术(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使用的4层CT)也可以鉴别钙化斑块成分与NCP成分 。 然而 , 根据CT衰减值将NCP分为富含脂质和纤维性病变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
一些研究者将CCTA斑块评估技术与临床参考标准联系起来 , 并发布了富含脂质斑块的平均低CT衰减值 。 呈现高CT衰减的NCP与纤维组织相关 , 而呈现低衰减的NCP则与坏死中心和纤维脂肪组织相关 。
通过斑块像素CT值的直方图分析可知 , 与纤维成分为主的斑块相比较而言 , 富含脂质斑块大多处于低HU值像素区域 。 以上的观察结果在一个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 , 其显示:低于60HU的斑块像素的相关区域 , 可以准确地检测出富含脂质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敏感性, 73%; 特异性, 71%) 。
此外 , 与稳定性病变相比较而言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TC;为纤维帽的厚度测量和坏死富含脂质中心检测提供临床参考标准)可以识别TCFA(覆有薄层纤维帽的斑块)病变处为低CT衰减(35–45 HU vs 62–79 HU; P <0.001) 。 然而 ,不同的斑块类型 , 所对应的CT衰减值也不尽相同 。
尽管纤维斑块和富含脂质斑块之间的平均密度存在差异 , 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报道了大量的重叠密度 , 使得NCP的细分类广受质疑 。 另外 , 冠状动脉斑块的CT测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 如相邻管腔内的碘化造影剂的浓度 , 斑块大小 , 图像噪点 , 管电压 , 层厚和重建滤波器 。
因此 , 目前仅靠CT衰减来区分富含脂质型病变和纤维性病变仍然行不通 。 而新研发的自动斑块量化软件具有随意调节衰减阈值的功能 , 可以突破前文所提到的部分限制 , 进一步改善以CT衰减值为基础的斑块量化技术(见图2) 。
尽管目前仅靠CT衰减值来检测残斑块仍面临着很多困难 , 但是低CT衰减所对应的富含脂质斑块的结果仍然得到证实 。 ACS患者身上发现低衰减值斑块(平均<30 HU)的概率高于SAP(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79% vs 9%; P <0.0001) 。
研究人员又将ACS患者的破裂纤维帽罪犯斑块与SAP患者的完整纤维帽斑块进行对比 , 低斑块衰减值仍然额定为<30 HU 。 结果发现 , 只有18%的稳定型斑块呈现低CT衰减 , 却有88%的破裂斑块呈现低CT衰减(P <0.001) 。 其他研究人员也发现类似的现象 , ACS患者的NCP平均CT衰减值低于SAP患者 (40–86 HU versus 97–144 HU; P <0.01) 。
欲利用CT对一整个斑块建立截断值数据库 , 以此对富含脂质斑块和纤维化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区分 , 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 然而 , 对CT衰减值波动的量化以及对低CT衰减区域的重点识别 , 可以帮助CCTA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各种易损斑块 。 此外 , ACS患者的罪犯斑块的平均CT衰减值明显低于SAP患者 , 提示低CT衰减可确定为高风险斑块的特征 。
高危斑块特征——餐巾环征
一个关于造成同等狭窄程度的罪犯与非罪犯TCFA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只有纤维帽的厚度(OR 0.35; P <0.05) , 坏死中心的大小 (OR 2.0; P <0.02) 是斑块破裂的独立预测因素 。
一个由非有创性影像检查分层分析斑块性质的研究表明 , 坏死中心的大小以及巨噬细胞浸润可用于鉴别破裂斑块或TCFA与稳定型斑块 。 另外 , 仅凭大面积坏死中心(>3.5 mm2) 也能鉴别破裂斑块或TCFA与稳定斑块 。 80%的易损斑块坏死中心面积>1.0 mm2 。
这些坏死中心的面积都超过CCTA的检测阈值 , 因此实现了通过检测有无大片坏死中心对冠脉斑块进行非有创性地风险分层 。 病灶中心低CT衰减提示可能存在富含脂质的巨大坏死中心 。
在诱发ACS的斑块中以及PCI操作中发现的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相关的斑块中均可见非钙化斑块的环状低衰减影 。 餐巾环征 (NRS)就是用来描述这种特定的斑块CT衰减模式 。 NRS可描述斑块的性质 , 根据如下两个特征 , 能被定义成非钙化斑块:与腔内相接的中心性低CT衰减病变 , 周围有环状稍高衰减斑块组织包绕(见图3)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