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 六 )
文章图片
大多数经历人口转变第三阶段的国家都出现过或长或短的婴儿潮 , 之后生育率便急速下降 。 当婴儿潮老去 , 正好也是人口跨越第三阶段达到第四阶段的时候 。 低死亡率、寿命延长、生育率骤降造成了后期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 , 经历过大幅婴儿潮的国家 , 老龄人口占比都会加速超越总人口的1/4 , 并且在达到峰值后 , 由于稳定的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的持续延长 , 其比例会保持相对稳定 。
与这个规律相符合 , 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及其占比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9年中国人口达到14亿 , 其中65岁及以上1.76亿 , 占比达到12.6% 。 2017年、2018年、2019年 , 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新增828万、827万、945万 。 联合国预测 ,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还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 直至2040年之后年均增幅才会降至500万人以下 。 到2057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与8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有望达到峰值 , 分别为4.0亿和1.3亿 , 占29.6%和9.8% 。 同时 , 从全球视角来看 , 中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 2030年左右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全球老龄人口的占比将超过25% 。
文章图片
(二)长寿时代与健康时代
在长寿时代 , 人类的预期寿命获得延长 , 同时也面临着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健康挑战 。 健康成为更为迫切的需求 , 且这种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长期化 , 成为健康产业成长的强劲动力 , 健康时代随之来临 。
1.长寿时代疾病谱发生重大改变
人类疾病类型的流行病学转变(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Omran , 1977)与长寿时代同步来临 。 2002年召开的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就已经指出 , 当时全球各区域都正处于流行病学转变的阶段 , 即从主要罹患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为主转向罹患慢性疾病和变性疾病为主(宋新明 , 2003) 。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2017年对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1990~2017年 , 新生儿疾病、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下降 , 而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慢阻肺等慢性病、老年性疾病则大幅上升 , 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全球首要致死原因(Roth et al. , 2017) 。
文章图片
表1 1990~2017年全球主要死亡原因变化数据来源: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
中国也正在面临同样的转变 , 中国1990~2017年致死和生命损失疾病谱前5名已经从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等急性疾病、儿童期疾病转变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慢性病、老年性疾病(Zhou et al. , 2019) 。
文章图片
表2 中国1990~2017年致死和生命损失疾病谱前五排名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
正是因为流行病学的转变 , 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最大威胁已经从传染性疾病转移到衰老导致的退行性和人为疾病(如:道路伤害、意外死亡等) , 那些慢性退行性疾病未来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医疗技术创新加快、最终死亡年龄的延长 , 将在长寿时代与人类共存更长时间 。
各类非传染性慢性病正成为人类长寿健康损失的主要原因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用来估量由于各种致命及非致命疾病所导致的健康损失 , 它等于寿命损失年数(YLL)与残疾生命年数(YLD)之和(Murray , 1994) 。 用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数据计算的结果表明:从1970年到2016年之间 , 传染病以及营养不良所导致的健康损失下降了40.1% , 与之对应的各种非传染性慢性病所导致的健康损失却整体增加了36.6% , 其中心血管疾病增长了32.4%、神经系统疾病增长了59.4%;同期全球范围内80岁以上人口贡献的健康损失增长了98%(Wang et al. , 2017) 。 同篇数据显示 , 老龄人口的增加给中国带来的健康损失情况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为严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