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 二 )


联合国给出的人口中位数变化趋势显示 , 与许多欧美国家相比 , 东亚国家的老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 其中 , 日本老龄人口占比自2005年开始超过北欧国家高居全球首位 , 其老年抚养比目前已达到48% 。 2010年至2019年之间 , 日本的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出260万人 , 预计到21世纪中叶日本人口将减少到1亿左右 , 21世纪末将进一步缩水至7500万人 。 近年 , 日本的情况在亚太地区(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等)相继重演 , 其发展脉络具有借鉴意义 。
与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类似 , 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在增加 , 老龄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 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 中国2016年的人口预期寿命为76.3岁 , 在195个国家中排名68位 , 有学者认为若按此趋势保持下去 , 2040年中国的排名将会上升至39位 , 人口预期寿命达到81.9岁(Foreman et al. , 2018) 。 在老龄人口占比结构及增长速度方面 ,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从2000年的7.0%上升到2019年的12.6% 。 据联合国预计 , 到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就将上升到14% , 到2045年预计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老人 。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 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 中国人口基数大、生育率下降快 , 导致老龄人口增长进程愈发加速;国家医疗保障体制、福利保障体系难以匹配将要到来的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人口预期寿命快速增长 , 但人均收入及储蓄均不及同时期发达国家 , 难以支撑个人退休期间的消费水平 , 或导致“未富先老”、“又老又穷”的社会现象发生 。 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 ,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 而美、日、韩老龄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 。 有国外专家提出 , 中国未来的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很可能比日本更快 , 引起的问题也更严重 。
人类进入18世纪中叶 , 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 , 期望寿命开始前所未有地增长 , 长期以来相对恒定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深刻改变 , 这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兴趣和理论思考(安格斯·迪顿 , 2014) 。 近代人口学诞生以来经历了3个主要理论发展阶段:一是从18世纪末发展至今的马尔萨斯主义理论 , 二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人口衰竭理论 , 三是近20年间对“积极老龄化”(Active Ageing)的广泛探讨及相关研究 。 然而面对目前全球范围下的老龄人口增长浪潮 , 各种理论都难以有效应对挑战 。
第一类理论为马尔萨斯主义学派 。 近代人口问题研究的先驱马尔萨斯在其人口理论中阐述了农业社会中资源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 , 后衍生出马尔萨斯学派 , 强调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 20世纪70年代 , 著名民间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对工业时期的人口过度增长及其所致的经济增长极限作出建模预测(德内拉·梅多斯等 , 2019) , 认为马尔萨斯式的人口增长及资源利用将导致不可控的衰竭 , 应引起警惕重视 。 该类预测在近年被真实数据证明存在偏误 , 未充分考虑技术革命带来的资源解放以及城市化导致的生育意愿降低 , 过度放大了人口增长的潜在风险 。
第二类理论密切关注老龄人口增长问题 , 并提出人口衰竭的预期 。 20世纪末至今 , 全球相继迈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阶段且各国缺乏有效应对方案 , 有关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规模衰减的分析研究开始大量兴起 。 1987年 , 德克·范德卡(Dirk Van de Kaa)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变”(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 对生育率低于人口替代率的现象作出解释(Van de Kaa , 1987) 。 在分析老龄人口增长及人口规模下降的成因及影响方面 , 多国学者均指出人口老龄化及人口负增长会对消费、生产力、就业、创新、竞争力、财政储蓄与文明传承造成压力 , 此类研究强调老龄人口的负担性及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Bloom et al. , 2003;Maestas et al. , 2016;大前研一 , 2017;梁建章、黄文政 , 2018;达雷尔·布里克等 , 2019)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