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堂』清明: 一个通天彻地、联结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日子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清明: 一个通天彻地、联结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日子
『博雅小学堂』清明: 一个通天彻地、联结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日子
本文插图

博雅·课本里的古诗词
主讲 | 谢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
试听音频来自 博雅小学堂APP
『博雅小学堂』清明: 一个通天彻地、联结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日子
本文插图

今天我们来讲杜牧的《清明》 。
作者是谁?
《清明》的作者一般都写作杜牧 , 很多研究唐诗的学者认为可能不是杜牧写的 。 因为目前能看到的不少杜牧的诗集里没有这首诗 , 很晚才有人把这首诗收录到杜牧的诗集 。
同时北宋初已经有记载 , “杏花村在(江宁)县理西 , 相传为杜牧沽酒之处 。 ”北宋初离晚唐不远 , 已经流传这样的故事 , 说这首诗是杜牧写的 , 并且也没有更确切的证据说不是杜牧写的 , 我们就权且认为这是杜牧的作品 。
欲断魂的行人是谁?
【『博雅小学堂』清明: 一个通天彻地、联结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日子】“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 在江南的春雨中迎来了清明时节 。
断魂在古诗里 , 未必那么绝望 , 那么悲痛 , 这里更多的 , 是一种茫然 , 有点懵的感觉 。
这个路上行人是谁呢?结合整首诗的感觉 , 这个行人就是诗人自己 。
后面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 , 借酒浇愁 , 有点茫然 , 心里不太舒服 , 需要找个地方喝点酒 。
『博雅小学堂』清明: 一个通天彻地、联结生与死、过去与现在的日子
本文插图

吴冠中 作
韵味悠长 , 戛然而止
“借问酒家何处有” , 问谁呢?卖了个关子 , 没有画面感 , 只是叙事 。 最美的画面留在了最后:
“牧童遥指杏花村 。 ”
一个牧童 , 遥指遥远的地方 , 有一个杏花村 。
牧童很美好 , 遥指是个优雅、天真的动作 , 远方烟雨朦胧之中有一座名字很美的杏花村 。
韵味悠长 , 戛然而止 。 诗人怎么走去 , 怎么喝酒就不用继续说了 。 当止则止 , 意味无穷 。
听听“改编”后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 , 纷纷路上行 , 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 ,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
两个美好的字 , 一个美好的节日
《说文解字》里 , 清 , 朗也;朗 , 明也 。
清和明两个字放在一起 , 都是很亮 , 很清澈 , 很爽朗的感觉 , 是两个很美好的字 , 组成了一个很美好的节日 。
清明 , 既是节气 , 又是节日 。 整个正月结束后 , 下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 。
清明要祭祀祖先 , 还会做其他活动 , 比如踏青、插柳、放风筝、踢足球、荡秋千 。
这说明 ,清明是一个既要尊重死者 , 又要团结生者的通天彻地、把生死、把历史和现在都统一在一起的美好节日 。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琰
课本里的古诗词
诗词是最优美的汉语
是最生动的国学
共100讲
启蒙阶·成长阶·提高阶
原价 ¥199 限时价¥109
点击原文 , 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