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里资讯西安】这些生活习惯和人文关怀不能缺,疫情将去
目前 , 全国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 人们的生活也迎来了“后疫情时期” 。 后疫情时期 , 在康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人民生活习惯改变等细节上 , 引发的系列问题值得深思 。
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掩鼻……
这些“改良”的习惯请保留
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掩鼻、不随地吐痰、不食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使用公筷公勺、吃饭时实行分餐……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 , 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现象 , 人们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生活习惯 , 从而尽可能地降低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的风险 。
良好的卫生习惯 , 关系个人身体健康 , 也关系着家人、同事甚至周边人的健康 。 比如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 不加遮掩地大声咳嗽 , 就是将他人的健康置于危险境地;餐桌上的互相夹菜 , 以前常被认为是热情的表现 , 事实上却存着传播病菌的风险;不使用公筷 , 可能让全体就餐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等各类病菌 。
文章图片
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 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李奇光博士强调 , 好的习惯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发力 , 共同引导 。 作为个人 , 要有文明意识与生活意识 , 平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家庭成员密切生活在一起 , 如果一个人出现病毒感染 , 那么其他成员也很容易感染病毒 。 要使用公筷公勺、回家勤洗手、换衣服、常通风 。 可以制作一些标签 , 用来提醒自己和家人遵守习惯 , 防止遗忘;针对学校教育 , 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知识教育 , 更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从社会层面来说 , 在公共场所 ,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 要改掉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随意咳嗽打喷嚏等不良习惯 。 媒体要加强宣传 , 进行适当舆论引导 , 政府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 规范这些不良习惯与陋习 。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不应受歧视
这些患者需给予更多人文关怀
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回到小区 , 被邻居“另眼相看”;有的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想回公租房 , 结果被“婉拒”;还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 治愈出院后接到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
“我们战胜了病毒 , 却像病毒一样被排挤、隔离 。 ”日前 , 一位新冠肺炎康复者发布的网络求助信 , 让人倍感心酸 。 在这场与新冠病毒“殊死搏斗”的过程中 , 很多患者身心都遭受了巨大考验 。 当他们终于康复出院 , 期待回归正常生活之时 , 却因盲目排斥、不公平对待而寒了心 。
有的患者害怕周围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 对自己敬而远之 , 因此非常焦虑与恐慌 , 不敢与人接触 , 内心给自己设置了很多自我障碍难以逾越 。 随着焦虑情绪逐步增加 , 病耻感也日益加重 , 使得他们难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
据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职璞医师介绍 , 病耻感主要分为两部分 , 一是指社会大众对疾病患者的排斥 , 使得患者康复之后融入社会困难 , 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 二是指患者自己对于自身状态的否定与偏见 , 无法接纳自己身患疾病的事实 。
疫情期间 , 每个省都开通了面对疫情的心理咨询热线 , 并派遣专业的心理治疗团队前往武汉进行心理援助 。 因为疫情 , 不只是患者 , 前线的医生、护士也都出现了相应的心理焦虑问题 。 在李奇光博士及其团队所援助的武昌医院 , 因为该院刘智明院长去世 , 整个武昌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 , 普遍存在焦虑、紧张的情绪 。 心理援助团队白天在病房对患者进行诊疗 , 晚上在定点酒店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 对他们采用药物干预 , 并进行心理治疗跟踪 , 让他们释放压力 。
推荐阅读
- 经旅聚焦西安高陵区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活动
- 厨师资讯TB你学会了吗?,七种猪大肠菜式的制作方法
- 朱晓晓心电资讯您了解“房颤”吗?
- 最前沿YOKO时尚资讯以实力为国货发声,洋品牌遇冷?这个国货品牌登上央视
- 酒业资讯中国8大地方名酒白酒汇总!你知道几个?
- 二三里资讯西安健康派|你的腰还好吗?腰肌劳损改善宝典在这里
- 海峡新资讯确诊人数突破20万!英国媒体:别用中国制造的呼吸机
- 二三里资讯铜川 这样的鸡蛋敢吃吗?,鸡蛋煮熟后蛋白上会有一个“小黑点”
- 西安日报@今日立夏!为啥西安这天气还有点凉?
- #二三里资讯铜川#是什么让你比同龄人显老好几岁?你知道这7个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