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二 )
肖卫忠教授表示首先 , 神经内科疾病多数情况下与脑血管相关 , 很多时候若患者合并便秘还可诱发更为严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此外 , 便秘还是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的重要前驱症状 , 如临床出现便秘的患者很容易在后期被诊断帕金森病 , 若对这部分患者加强筛查并及早用药预防 , 某种程度上或可推迟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展 。
权薇薇教授则从心血管疾病出发 , 进一步阐述了心血管疾病与便秘的相关性 。 权教授表示 , 慢性便秘与肠道蠕动、患者年龄、日常用药均相关 。 多项研究也已证实 , 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较高 , 相对来讲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此外 , 当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生便秘而用力时 , 可致使心脏负荷加重 , 从而导致心脏破裂、恶性心率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俞丽芬教授进一步补充道 , 便秘伴随临床多种常见疾病 , 有效控制不仅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心情 , 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同角度诠释便秘的预防
俞丽芬教授表示 , 在心外科患者中如主动脉夹层患者 , 在术前应积极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 , 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服用可以软化粪便的食物或药物 , 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 , 均可更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肖卫忠教授指出 , 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越来越多 , 在出现如震颤、强直等典型帕金森病症状前5年 , 患者会先出现便秘 , 由于便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 其发生帕金森病的几率比常人更高 , 在最新版的帕金森病诊疗指南中 , 便秘已新增为非运动症状 , 被建议应及早预防、及时治疗 , 包括给予患者乳果糖、益生菌等 。
本文插图
权薇薇教授分享道 , 目前已经有很多基础研究发现 , 肠道菌群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影响 。 日本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 , 长期便秘的老年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 且死因多源于心血管疾病 。 美国也有相关研究表明 , 长期严重便秘是全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能够提早预防便秘 ,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十分有价值的 。 应注重患者住院期间的便秘管理 , 医生可以给予患者如乳果糖的缓泻剂;督促患者食用高纤维的食物 , 尽可能降低患者便秘发生率 。
对症下药是出路 , 便秘的药物选择
权薇薇教授认为 , 心血管病患者通常会使用RAS抑制剂、β阻滞剂等药物 , 这会导致患者肠道蠕动减慢 , 从而增加便秘的发生率 。 在这种情况下 , 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等 , 可避免由于药物导致的患者便秘加重情况 。
许乐教授介绍 , 绝大部分便秘患者属功能性便秘 , 由于发病因素复杂 , 就需考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 首先 , 提倡患者改变生活方式 , 如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其次 , 增加活动量;另外 , 选用安全性高的药物进行治疗 。 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很多种 , 刺激性通便药物往往会损伤肠道功能 , 并可能导致结肠黑便病 , 仅建议短期或间断使用;渗透性通便药物在临床中较常用 , 代表药物为乳果糖和聚乙二醇 。 其中 , 乳果糖为天然成分 , 且不会被肠道完全吸收 , 亦用于糖尿病患者 , 可长期使用;同时 , 乳果糖还属于益生元 , 长期应用可改善肠道菌群 , 有效治疗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便秘 。 此外 , 还应注意调节患者情绪 。
【#便秘#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俞丽芬教授表示 , 对于老年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讲 , 乳果糖几乎不存在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 安全性好 , 更推荐长期、持续的应用 。
日久见疗效 , 重视慢性便秘的长期管理
推荐阅读
- ##你是真的便秘吗?7种便秘要及时就医
- ■大便形状改变,需引起注意
- 婴儿■婴儿排便很少是便秘吗?关于婴儿消化问题,家长一定要了解这3点,很重要
- 「」素问程医生 | 胃肠积热便秘,推下七节骨!
- 『』4月这菜是个宝,人称“百草之王”,常吃清肠刮油,解决便秘困扰
- 【消化不良】吃饱饭站着好,还是坐着好?营养师:当心肠胃蠕动慢,诱发便秘
- 「便秘」早起三不要,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 [决明子]如果出现眼睛干涩、上火便秘,该如何是好?可以用这种中药泡水喝
- 「肠道」原创 为何经常便秘?牢记减少食用这两种食物,常做一件事,减少便秘
- [医世象]中国医师协会“肠治久安”结直肠癌科普行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