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晚报■希望在别处见。”,“再见


大庆晚报■希望在别处见。”,“再见
文章图片
3月26日 , 随着最后4名患者结束医学观察 , 顺利出院 , 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正式清舱 。
“再见 , 希望在别处见 。 ”在医院门前 , 目送曾经重症卧床而今健康平安的患者 , 医生杨威的内心很不平静 。 从救治中心成立的第一天开始 , 他和500多名医护人员携手作战 , 成功救治了61名重症患者 。 这座因疫情而建立的生命方舟 , 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 光荣谢幕 。
大庆晚报■希望在别处见。”,“再见
文章图片
图为一名患者(左二)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 徐旭摄
重症患者 , 集中救治
时针拨回到一个多月之前 。 彼时 , 随着确诊数字不断增长 , 黑龙江疫情不容乐观 。 事实摆在那里:地处高寒地区 , 冬季寒冷漫长;老年病人多 , 不少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省内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如何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答案是集中救治 。
2月11日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到命令 , 将医院群力院区作为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 , 集中收治全省危重症患者 。 当晚 , 医院立即启动改造工程 , 调配精锐医务力量 。 硬件软件全配齐 , 一切只用了20小时 。 2月12日晚 , 改造完成一小时后 , 中心便收治了6名省内其他地市的重症患者 。
“刚得知重症要到我们医院集中救治的消息 , 我和同事并没有什么恐惧 , 而是感到很振奋 , 因为我们医院科室能力很强 , 全国也是排在前列的 , 疫情面前 , 大家都觉得有责任 , 也有能力进行救治 。 ”杨威是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 , 2003年高考选专业时 , 正值“非典”肆虐 , 他毅然选择了临床医学 , 此后8年 , 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一路读到重症医学博士 。 一位叫伍连德的人对他影响至深 。
110年前 , 医学博士伍连德扑灭了在东北肆虐的肺部病变鼠疫 , 并创办了哈尔滨医科大学 。 自此 , “赤诚爱国 , 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 , 代代相传 。 “全省90%的重症患者 , 平均年龄60岁以上 , 压力当然大 。 可没人退缩 , 自然做出迎难而上的选择 , 不得不说 , 这是精神的力量 。 和同事们一样 , 我的精神力量也来自这种传承 。 ”杨威说 。
【大庆晚报■希望在别处见。”,“再见】“疫情面前 , 用伍连德精神培养出来的哈医大人决不掉链子 。 我们遵循中央确定的‘四个集中’救治原则 , 与4个地市协同承担了省内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 。 如今 , 重症患者已清零 , 任务圆满完成 。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介绍 , 疫情期间 , 哈医大重症、感染和呼吸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了专家组 , 指导省内多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 同时积极调动哈医大的王牌专业之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家 , 参与省卫健委组织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
分层治疗 , 科学施策
“特殊时期 , 平时的常规操作 , 很可能成为危险性极高的困难操作 。 疫情期间的工作强度、难度都是平时的至少5倍 。 ”面对疫情中的复杂情况 , 不少医生倍感压力 。
办法总比困难多 。 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 , 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提出实行分层治疗、科学施策的救治方案 , 设立重症1区、2区 , 过渡病房和留观病房 , 为患者进行科学精准的治疗和检查 。 “虽然没有特效药 , 但我们可以通过密切监测 , 为患者提供支持性的治疗 ,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精准施策 , 提高自身免疫力 , 帮助患者撑过最艰难的时期 。 ”于凯江说 。
集中救治过程中 , 于凯江每天都会和各学科专家进行MDT多学科会诊 , 研讨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历 , 根据不同病情因人施策 。 在这里的每一秒 , 都是与生死竞速;每位患者从病危到康复的场景 , 依然历历在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