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三)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三) 故曰:圣人之治病也 , 必知天地阴阳 , 四时经纪 , 五脏六腑 , 雌雄表里 。 刺灸砭石 , 毒药所主 , 从容人事 , 以明经道 , 贵贱贪富 , 各异品理 , 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 , 知病本始 , 八正九候 , 诊必副矣 。 治病之道 , 气内为宝 , 循求其理 , 求之不得 , 过在表里 。 守数据治 , 无失俞理 , 能行此术 , 终身不殆 。 不知俞理 , 五脏菀热 , 痈发六腑 。 诊病不审 , 是谓失常 , 谨守此治 , 与经相明 。 上经下经 , 揆度阴阳 , 奇恒五中 , 决以明堂 , 审于始终 , 可以横行 。 注解: 所以说:医圣(医学最高成就者)为病人治病 , 必然知道天地阴阳运行的变化规则 , 四时的法度和秩序 ,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 雌雄(阴阳)二气表里不同的功能 。 必然懂的刺灸、砭石的外用方法 , 以及用有毒性的药治病内服所主要的规则规矩 , 从容处理为病人诊治疾病的事情 , 以已经明白了的医学经典上的道理 , 按照五脏六腑人体器官贵贱主次的次序诊查病气的所在和形成原因 , 诊查脏器气虚气胜的情况 , 根据病人各自不同的情况来品察能够与疾病对应的医学经典上的医学道理 , 询问病人从过去年少的时候直到就医的时候 , 比较喜欢什么(勇于做些什么)?以及遇到过什么恐惧的事情?遵循医学经典上的道理诊查病人病气分别出现的不同的部位 , 以知病之本始 , 并结合八风正气及三部九侯脉象进行分析 ,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诊治疾病 , 必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良医 。 治病之道 , 以气在体内运行平衡和谐为宝 , 遵循经书其中的道理诊查病气形成的原因和所在 , 如果在脏器诊查不能得出疾病的结果 , 那么就表示病气还没有形成坚固坚硬的病灶 , 发生过错的气就在表和里的阴阳二气之间 , 气发生了过错 , 譬如受邪、气不及、气太过 , 就会形成病气 。 医生治病时应该遵守医学经典上的数理有依据的诊治 , 不要忘失俞穴治病的道理 , 如果能行使上面这样的医术使气血运行平衡协调 , 则终身都不会遗留下过失和危害 。 如果不知俞理 , 而妄施针石 , 会导致五脏郁结出强盛的热气 , 伤害五脏 , 痈病发于六腑 。 若是医生诊病不能使用上面提到的所有道理和方法详细诊查 , 就是所谓的失去了作为医生应该恒常遵守的诊病治病的道理和方法 , 作为医生应该严谨的遵守这些诊病治病的道理和法则 , 诊治疾病时要与经典上的道理和方法相互对照 。 上能用医学经典的道理和法则为理法治病的指引 , 下能跳出经典灵活使用揆度方法度量阴阳的变化 , 以及奇恒之法诊查五脏之疾病 , 以明堂之医典道理作为决断疾病的依据 , 从人体气开始运行的部位直到气运行一周的终结部位 , 来详细的诊查疾病 , 只有做到了这样 , 才可以于疾病间横行无阻 。 上经和下经也可以解释为结合上部经典和下部经典 。
推荐阅读
- 《黄帝内经》本病论篇第七十三(续八)
- 《黄帝内经》本病论篇第七十三(续四)
- 《黄帝内经》素问之刺法论篇第七十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续二十三)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续二十一)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续十九)
-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续十一)
-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 《黄帝内经》素问之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续十六)
- 我做过的怪梦系列之七十七:北京美好的孤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