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廉价航空相继停航,中国低成本航司会否步经营不善的后尘?( 三 )

南都采访人员咨询相关业内人士获悉 , 相较于欧洲廉航普遍面临的高油价 , 碳排放成本和激烈竞争等问题 , 中国的廉价航空模式除了需要应对高油价的挑战之外 , 还面临着高铁竞争、航线资源紧张、机场时刻紧张、还有市场认可度低等挑战 。

有相关统计显示 , 中国的低成本航司的认可度普遍低于美国的低成本航司 。 这或许与低成本航空的概念在中国兴起时间较晚有关——美国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西南航空及精神航空 , 中国直到2013年才有大量低成本航司涌入市场 。

与此同时 , 乘客在选择廉航时普遍担心安全问题 。 但在一些航空业内人士看来 , 事实上低成本航司对于安全的要求并未低于三大国有航司 。

由于廉航在安全上不能松懈 , 其控制成本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压缩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 IATA的公开统计资料显示 , 低成本航司的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只占总成本的2% , 而全服务航司则要占到总成本的8%和4% 。 此外 , 廉航在组建机队的时候普遍选用单一机型和单一舱位布局 , 同时保证85%以上的客座率以及平均10小时以上的日飞行小时 。 相较于全服务航司平均仅8.5小时的平均日飞行时间 , 更高的利用率为低成本航司带来更低的成本 。 正是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 , 廉航才能在降低票价的策略下还能保持盈利 。

而在航线与机场时刻资源紧张方面 , 中国低成本航司比欧美同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 目前国内的航路资源不及欧美丰富 , 航路上日益拥挤 。 加上民航局针对航空公司开设新航线有严格规定:公司想要开设新航线 , 批准时需要考虑航线上已有的运力和经营情况 。 民航资源网曾有报告显示 , 国内枢纽机场的航线与起降时刻资源日益紧张 , 三大国有航司也难以申请到配额 , 低成本航司则更难 。 曾有国内航空媒体报道 , 九元航空从2014年8月就接收了第一架飞机 , 但由于等待航线申请 , 直到12月才能以包机的形式实现首飞 。

除了时刻限制外 , 国内低成本航空航线经营受到高铁的竞争冲击 。 在欧美市场 , 3小时以下的中短程航线很大部分由廉航执行 , 能很好迎合对价格敏感的客群需求 。 而国内的高铁网络日益发达 , 低成本航司执飞的短程航线易受到竞争冲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