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帅比|科学方法,让娃的写作分分钟开窍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 。 ”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提高孩子的阅读量 , 很多中小学都划定了必读书目 , 寒假书单、暑假书单成了必须完成的作业之一 。
各种各样的书买了不少 , 娃也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 。
但是一拿到作文题 , 平时读过的 , 甚至老师让背过的经典句子都用不上 , 要么就是生搬硬套 , 连思路都理不清 , 更别提写出一篇完整精彩的作文了 。
于是 , 很多孩子还是在用那些套路化的句子对付作文:
开笔往往就是“在我的一生当中”;结尾必定是“通过这件事 , 我懂得了”;
心理活动一定是“两个小人在打架”;
写议论文举例必是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 , 甚至引用的名言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我们不禁要问:孩子读了上百本书 , 为何还是不会写作文?
01 读的书多 , 这就一定写得好吗?
未必!
首先我们要明白 , 阅读量和写作水平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
读了很多书 , 其中不乏经典名著、诗词歌赋 , 但是在获得阅读愉悦感的同时 , 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些作品好在哪里?其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写作手法?
阅读量大 , 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把阅读中获取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
很多人的阅读其实是消遣性阅读 , 是走马观花式的浅层阅读 , 缺乏透彻理解和深层思考 , 没能形成有效的吸收 , 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写作水平了 。
02 写作其实是可以模仿的
作家余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作家的写作影响另一个作家的写作 , 如同阳光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 重要的是植物在接受阳光照耀而生长的时候 , 并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生长 , 而是始终以植物自己的方式在生长 。 ”
这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以及写作的可模仿性 。 例如巴金和郁达夫的作品受过屠格涅夫的影响 , 大江健三郎则表示自己受过萨特的影响 。
同时 , 模仿性的写作并不等于原封不动地照搬 。
在写作初级阶段 , 我们不妨从模仿开始 , 构建自己的写作体系 , 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 , 有意识地模仿作家的写作技巧和谋篇布局 。
这样 , 对文字的感受力和掌控力会日积月累地随着阅读融入我们的思维 , 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
03 打破作文套路 , 回归作文本质
作文不是数学 。 数学的思路是求同 , 作文则是求异 。 求同 , 就是 1+1 只能等于 2;而作文 ,1+1 可以有无数个答案 。
作文名师、国际楚才作文竞赛专家评委丁丁老师认为 , 作文需要的是独特的个人体验和思考 , 而不是和他人一样的情感与故事经历 。 所以 , 他的做法是 , 把生活搬进课堂 , 在生活场景的重现中 , 让孩子学会观察、提问、思考和表达 , 然后再来写作文 。
比如 , 在一次作文课上 , 丁丁老师让孩子们品尝苹果的味道 。 一个四年级女孩很细致 , 竟然品出了 4 种味道 。
她拿到一片苹果 , 没有一口咬下去 , 而是从最外面的皮的位置开始品尝 , 这部分咬起来有点硬 , 嚼起来涩口 。 接着是靠里面一点的地方 , 比皮的位置要松软 , 汁水也多了 , 甜味沾着舌头 。 再到中间位置 , 肉质特别饱满而松软 , 轻轻一咬 , 汁水就从嘴巴里喷了出来 , 满嘴甜丝丝的味道 。 最里面的 , 不小心会咬到黑黑的苹果籽 , 肉质硬了不少 , 还带点苦涩;如果咬到苹果籽 , 苦味就更重了 。
每一次课都是一次思维训练 , 训练孩子怎么用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去表达 。 而技巧 , 只在孩子观察表达时给一些提醒 , 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文字 。 毕竟 , 技巧是基于现实需要产生的 , 不能凭空添加 。 否则 , 作文就只有技巧 , 而没有故事和真情 。
推荐阅读
- |第七届淮海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揭晓121个创新项目、10名科技人才获奖
- 婴儿|美国儿科学会: 1岁以下婴儿不推荐学习游泳
- 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专业怎样利用高中毕业的暑假
-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揭晓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
- 大学要开始查文献le,求问有哪些中英文的文献网站或下载工具(最好是医药,生命科学类的),多谢啦?
- 「巧克力中富含黄烷醇,能够增强脑部活动能力;因此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越高的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就越多。」这种说法科学么
-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理所占比例怎样
- 车易问|曾经的“国民汽车”凉凉了!曾火遍大江南北,卖出140万辆
- 计算机科学学到博士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 科学|生涯规划的科学制定怎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