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薄凉|和孩子做朋友,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最佳方式

我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队友毛爸 ,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 一路领先的过完了小学、初中、高中 , 大学修了物理 , 转生物物理 , 最后博士毕业成为了脑科学家 。 除了学术研究 , 毛爸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抱有精益求精的态度 , 为了一张好照片 , 可以日出前就到拍照地点蹲守一两个小时 。
初夏薄凉|和孩子做朋友,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最佳方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海边的日出 By毛爸
毛爸还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 。 这一次疫情期间 , 他看到了很多病毒和病毒传播学的名词和理论 , 意识到自己对这一方面了解甚少 , 便找来了四本不同方向的相关书籍 , 一一阅读 ,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获得了对疫情更加深入的认识 。
初夏薄凉|和孩子做朋友,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最佳方式毛爸的疫情书单
认识毛爸以来 , 我一直好奇 , 他身上的强大的自我完善的力量到底是如何被保护下来的 , 很想从他的成长过程中寻找答案 , 可惜与公婆相隔太远 , 一直没有机会 。 直到这一次爷爷奶奶来探望孙子 , 讲了许多毛爸幼年时的故事 。 我才明白 , 原来是婆婆“和孩子做朋友”的育儿方式保护了这种力量 。
“和孩子做朋友”是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的育儿方式 , 它要求父母放下居高临下的立场 , 充分尊重孩子 , 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交流 。 这样的育儿方式常被权威型育儿所诟病 , 认为它对孩子的约束太少 , 不容易设立规则 。 但从婆婆的叙述中我意识到 , “和孩子做朋友”的育儿方式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 让孩子给自己设立规则 , 在保护内驱力方面 , 它优势是权威性育儿无法相比的 。 它非常好的保护了孩子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 。 以动机理论著称的两位心理学家Richard M. Ryan and Edward L. Deci认为 , 所有人 , 包括孩子一旦在这三个方面得到满足 , 就会具有有充足的内驱力 。
初夏薄凉|和孩子做朋友,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最佳方式by Say It
那么为什么说“和孩子做朋友”的育儿方式能够保护这三个基本的心理需要呢?婆婆和公公给我讲了许多故事 , 其中的几个给了我答案.
第一个故事:倾听孩子的心声 ,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 有助于让孩子获得归属感我们无论往哪一个方向走 , 只有走得无后顾之忧才会坚定地走下去 。
初夏薄凉|和孩子做朋友,是保护孩子内驱力的最佳方式七个月的毛毛头有模有样地模仿爸爸弹琴
毛爸在练琴 , 毛毛头在边上跳舞 , 不同的曲子变换不一样的自编动作 , 一家人都乐翻了 。 我不禁和婆婆感慨 , 毛爸真是很有行动力 , 学钢琴说学就学 , 进步如此之快 , 还因为每天坚持练琴 , 意外的熏陶出了一个节奏感超好 , 爱弹琴爱跳舞的小萌宝 。 没想到突然勾起来婆婆一段有点遗憾的回忆 。
毛爸小的时候去学钢琴 , 才上了一两次课 , 老师就提出毛爸乐感很好 , 在这方面很有天赋 , 建议公公婆婆给毛爸找一个名师 。 但是毛爸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钢琴家 , 加之新钢琴老师住得远 , 他不愿把更多的课外时间花费在路上 。 毛爸考虑了一下 , 就向爸妈表示他不想继续尝试了 。 颇为难得的是 , 尽管公公婆婆知道毛爸有天赋 , 不推孩子一把有点可惜 , 他们还是尊重了毛爸的意见 , 支持了他的选择 , 让毛爸从此远离了课外兴趣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