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基本功“猛火煮 文火炖”( 四 )


对于《伤寒论》的承气汤类方,我们这里也做一分析 。《伤寒论》的承气汤类方,主要指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这三条方剂 。这一类方分析,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三方在药物上有所加减,在剂量上有所变化,这三方所针对的病机与治疗原则便明显不同了呢?另外,由张仲景《伤寒论》的“三承气汤”,延伸到吴鞠通《温病条辨》里提到的“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那一段文字中所提及的“五加减承气汤” 。当把这八个承气方联系起来分析时,就会明显地看到以张仲景的三个承气方为基础,演变成《温病条辨》里的“五承气汤”,其方剂组成更合理、药物配合更灵活 。因而更增进了《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在理论体系上一致性的认识 。
做类方分析的目的,在于熟练地掌握好临床看家基本方剂 。所谓临床看家基本方剂,就是那些运用最广泛、理解最深刻、加减变化最灵活的临床基本方剂 。上述类方分析中,《伤寒论》的113方,核心是11个基础方剂 。将这11个基础方剂的加减变化规律搞明白之后,一本《伤寒论》的选方用药规律,大体就掌握了 。从此举一反三,可以从中悟出一条读方剂学专著的方法来 。
历代医家留下的方剂学专著很多,动辄数千、数万,全部汇集起来,诚可谓多不胜数 。如果以类方分析的方法来读方剂学专著,把方剂内在的变化法度和规律搞清楚、弄明白,数千、数万条方剂在我们手中就会浓缩为数十条临床看家基本方剂,从此也就掌握了方剂加减变化的原则和规律 。于是在中医临床上,自己就可以根据实际病情,组成比方书中更具体、更准确的有效方剂来 。这岂不事半功倍了嘛!如果一个人不在经典上下功夫,而是从学习方剂学开始,一头钻进历代方剂专著的注释大海之中,恐怕历代再好的方剂,将永远不会成为自己手里看家的基本方剂 。
用药规律与特点的分析研究
《伤寒论》里的桂枝使用得最多,见于三十余方之中 。在三十余个不同的方剂里,桂枝的配伍形式与原则是什么?桂枝在每个方剂里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什么作用?这类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
首先,药物的功效在四气、五味 。四气不是由外表感觉而来,五味不是嘴巴品尝的结果,而是在临床功效、归经的前提下,总结确定的 。所以我们说,功效在性味 。
另外,中药的功效在配伍中 。比如《伤寒论》里,麻黄和桂枝相配伍,可以开腠发汗;麻黄和杏仁相配伍,可以宣肺平喘;麻黄和苍术或者白术相配伍,可以发散表湿;麻黄和石膏相配伍,可以发越郁阳,对于外寒内热这一病机是最恰当的一种配伍 。人们习惯上讲的“用药如用兵”,其实是“用方如用兵” 。方剂的奥妙处,是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君、臣、佐、使的严格配伍,是服从于治疗原则的;所以药物的疗效,首先是配伍前提下的体现 。这些基本理论,在经典中体现得最突出 。所以药物的功效与使用规律,必须以方剂配伍上来体会、来理解 。
还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符合病机和配伍要求的那些药物的用量,更需要我们留意 。药物用量是根据病情的轻重、标本、缓急而确定的,也是具体病机演变情况下的需要 。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中我一直强调,必须重视研究经典,特别是对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药物用量的研究 。否则,你尽管用的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临床疗效也不会好 。
比如桂枝这味药,在《伤寒论》里用量变化所彰显的张力是非常大的 。桂枝用量最大的一个方是桂枝甘草汤 。方中四两桂枝,二两甘草,煎好之后,一次顿服 。那个时候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5.625克,那四两就相当于现在的60多克 。然而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里,桂枝的量用就小得多 。《伤寒论》的汤剂里桂枝用量最小的一方,是厥阴篇的麻黄升麻汤 。该方用桂枝仅六铢,即四分之一两,而且煎好之后分3次服完 。这就是说,一次服下去的桂枝是二铢,即一两的十二分之一 。把一次服下的桂枝量来比较,张仲景在桂枝甘草汤和麻黄升麻汤里用的桂枝量,相差48倍 。于是联系到病机来考量,不难看出这两个方剂所对应的临床病机之间,差异是多么的大 。不言而喻,药物的用量问题,表明了临床病机的巨大差异 。因此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时,不研究药物的用量问题,无疑是严重不足 。按照张仲景的药物用量,符合病机与配伍要求的用量,才是真正的常用量 。当今《中药讲义》里所写的常用量,反而是一种模糊定量 。由于没有清晰地作出病机分析,没有深刻研究药量变化的意义,表面上好像是比较规范的量,实质上不是临床治疗的真正有效量 。希望大家今后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思考这一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