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要废除八王议政 八王议政( 三 )
遗诏又说:
宗室诸王、贝勒等 , 皆太祖、太宗子孙 , 为国度藩篱支柱 , 理应优遇 , 以示亲亲之道 。朕于诸王、贝勒 , 接见既是疏少 , 恩情亦复鲜见 , 情义暌违隔膜 , 友好之道未能周道 , 又是朕的一个罪过 。
鳌拜主意恢复祖制 , 由贵族们分享权利 , 即努尔哈赤制订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 。撇开鳌拜请求自己更大的权利这一点不计 , 单说这种权利分配的情势也是很有提高意义的 。人们常常把“提高”懂得为“新的情势” , 其实不然 , 客观地说 , “历史总是提高的”这一观点并不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能自圆其说的 。应当说凡事有所提高就有所倒退 , 《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 就是这个意思 。儒家的一阴一阳之道在权利分配方面的体现就是“仲尼祖述尧舜 , 宪章文武” 。孔子主意学习尧舜的禅让 , 或仿效周文武王的革命 , 这两种权利的转移方法孔子都赞同 。在君主制的政治资源网框架之内孔子也很赞美周公模式 。所谓周公模式就是以贤臣摄政的方法治理国度 。所谓摄政就是代理 , 由贤臣辅佐君王治国 。同时又请求“君君 , 臣臣 , 父父 , 子子” , 以此改正鳌拜一类军事能人的擅权越位 。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能到达的极限 , 也是最现实的方法 , 哲学上称为一阴一阳 。今人对孔子多有误会 , 不知道孔子也有君臣分权或虚君的思想 。子曰: “无为而治者 , 难道不是指舜吗?为什么呢?恭正自己(身心)南面端坐而已!”(《论语卫灵公》)孔子强调权利的道德内涵 , 天子只是修改身心南面而坐 , 看着百官做事 。分权的情势固然主要 , 然而有永恒意义的则是权利的道德化 。后人借用了孔子“君君 , 臣臣 , 父父 , 子子”的外壳 , 把道德内涵掏空 , 装进了“君要臣逝世 , 臣不得不逝世”的法家思想内容 。从秦朝到明朝都是如此 , 但也不全是 , 要具体剖析 。今人有故意将儒家与法家的观念杂烩于一锅者 , 似乎是要以此来牢固自己反文化传统之决心 。对韩非与孔子、鳌拜与周公不加区分 , 笼而统之曰“王权主义” , 一笔糊涂账 。
![清朝为什么要废除八王议政 八王议政](http://img.jiangsulong.com/221020/112HR296-3.jpg)
文章插图
鳌拜以为 , 明朝那一套君权一揽的制度是不能学的 , 要确立贵族分权制度 , 小皇帝最好是拱手沉默 。鳌拜虽然权欲熏心 , 然而 , 正如庄子所云 , “道在屎尿” 。仅就情势而言 , 鳌拜之屎尿 , 有大道存焉 。孔子也是主意天子居丧时代 , 拱默三年 , 由宰相摄政 。子张说: “《尚书》云: 殷高宗居丧庐 , 三年不言 。为什么?”孔子说: “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君主逝世了 , 百官都要谨守职务 , 听命于冢宰摄政 , 三年如此 。”(《论语宪问》)对此作浮浅的说明是 , 孔子强调“三年之丧” , 其实孔子是在强调“冢宰”摄政是常态 。对于权利的情势 , 孔子看重相权的作用 。孔子极其赞美周公的本意就是赞同国度政权的虚君情势 , 然而这一点往往不易为人懂得 。周公辅政远远超过三年 。不过 , 鳌拜与周公却有着天壤之别 , 情势上都是辅政 , 内容却绝不雷同 , 因为周公有德 , 鳌拜则甚缺德 。这就是“有治人无治法”的最好注释 , 所以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等序 。鳌拜如有周公的英明 , 中国最后一个盛世就不会是与皇权极盛合流了 。盛世总是短暂的 , 皇权极盛却久长得多 , 如要太平盛世久长 , 就不能不解决皇权与相权的轻重问题 。原始儒家的观念是 , 天子可以在贵戚中选择 , 退一步说 , 即使不能换人 , 就无为而治 , 由大臣们做事 , 而臣子做得不好可以换人 。满洲家法与此大同小异 , 岂不是很好吗?
遗诏又说:
满洲诸臣 , 或历世竭忠 , 或累年效率 , 宜加依托 , 尽其策划 。朕不能信赖 , 使之有才莫展 。且明朝末年失国 , 多由于偏用文臣 , 朕不以此为戒 , 仍委任汉官 , 即使部院印信 , 也常令汉官掌管 。致使满臣无心任事 , 精神懈弛 , 是朕之罪一也 。
推荐阅读
- 谈恋爱到底要不要AA制? AA制的利与弊
- 为什么有些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怒从来不形于色的人-
- 尉迟敬德秦叔宝为啥是门神,秦叔宝蔚迟敬德为什么是门神-
- 飞机下降耳朵为什么会痛,为什么飞机下降耳朵疼痛难忍-
- |深度解析面试题: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公司?
- |职场搞钱三件事「三」——“跳槽”要注意的5件大事
- 预防近视眼四要点 如何预防近视眼?
- 做核酸检测要注意什么? 做核酸检测前需要注意什么?
- 公司要上市有什么要求! 公司上市条件!
- 为什么要结婚,这才该是理由 为什么要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