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已近十年,但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探索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更有效模式以带动人民群众致富,2011年8月8日12日,由县政府办、民族事务局、农业局、经管局、民政局、科技局、县委统战部和县委党校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就永顺莓茶发展及农民合作组织有效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意识到,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和战略思维发展莓茶产业,走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立体开发之路,是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全新思路,也是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有效途径 。
永顺县莓茶产业发展现状
莓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系葡萄科蛇葡萄属中一种藤本植物,在《救茺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药典中均有记载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解放军空军医学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化验测定,莓茶含高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总黄酮含量≥6%,含茶多酚高达42.5%,高于任何一种茶叶,堪称茶中之王 。它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是一种集饮用、保健、医药于一身的纯天然绿色饮品,具有茶的口感和药的功能,常饮能调节肾功能,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对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类风湿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尤其对降脂减肥、降血压的有效率达91.7%,对癌症也有一定的抑制和辅助治疗作用 。莓茶具有以上优于其他茶叶的独特功效,且饮用适宜人群极为广泛 。
永顺县野生莓茶分布广泛,在毛坝乡、砂坝镇、润雅乡、万坪镇、首车镇、石堤镇等地方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酸性土壤(红黄壤)中 。
为了准确掌握永顺县莓茶发展情况,我们调研组选定了以毛坝乡为中心的莓茶产业发展时间较长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实地调研 。我们走访了毛坝乡河东片区5个村、33户茶农、3个公司协会及当地党委政府 。
毛坝乡位于永顺县东北部,距县城60余公里,东邻砂坝镇,南接塔卧镇,西、北分别与万坪镇、万民乡毗连,东北枕桑植县境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下降,海拔3301025米,全年气温–5C35°C 。澧源河由南向北贯穿境内,将毛坝乡划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区,境内各有一条通乡公路,是毛坝同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干道 。
2002年以来,毛坝莓茶就作为一种特色优势产业引起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党委政府就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解放军空军医学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等权威机构及有关专家对莓茶的成份、功效等进行的科学分析,对产品的开发、营销和包装开展了积极探索通过调研发现,毛坝乡连片成块的莓茶基地只有100亩左右,野生莓茶虽然分布广泛,但不便采摘,因而难以做大产业 。近十年来,莓茶产业发展仍是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
莓茶产业是一种收益极好的产业(毛坝乡毛坝村村民赵昌奉家一亩莓茶每年收益在25000元左右),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莓茶发展现状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政府投入资金少,缺乏有效引导 。自2002年以来,就毛坝乡来说,当地政府在政策倾斜和资金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投入,再加上政府引导力度不够,莓茶发展仍处于无序蔓延的原始状态 。农业局曾投入了近18万元为毛坝莓茶协会购置了制茶机器,但因协会运营较差导致原莓茶协会解散,而机器作为抵扣股份资本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
(二)制茶工艺滞后 。由于我县农村莓茶未能形成产业化,制茶工艺未能形成机械化,纯人工制茶不仅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且温度控制把握不好,再加上少数掌握高级制茶工艺的人怕制茶技术秘密泄露,导致了大多数人制茶工艺水平相对较低,也很难提高产品质量,使毛坝莓茶市场竞争力极差,从而未能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三)市场销售存在散、乱、杂现象 。目前全县经营莓茶的公司、协会有七家之多,但都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相互诋毁、相互抵价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上茶农市场散卖、市场管理混乱、莓茶品种杂乱、包装销售中以次充好等不利因素形成了莓茶产业发展的桎梏 。
(四)没有形成真正品牌 。2004年溪州莓茶被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原产地国家地理标志,可以说是国家质监总局给永顺人民送来了一颗经济开发价值极高的金种子 。赚钱的方法很多,但若找不到赚钱的种子就成不了企业家,成不了大市场,我们县虽然找到了我们的金种子,可七年以来金种子却没有真正发芽,更谈不上茁壮成长 。在本县市场抽样调查中,90%以上的人不知道现有的溪州莓茶、金顺莓茶盼山藤茶等品牌(只知道有莓茶),也就是说我们的莓茶品牌连永顺市场都未能真正打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