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之后 才有茶字 也才有茶学

【陆羽之后 才有茶字 也才有茶学】茶就是人在草木间 。草木如诗 , 美人如织 ,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 , 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 。茶来自草木 , 因人而获得独特价值 。确切地说 , 茶是因为陆羽摆脱自然束缚获得解放 , 一举成为华夏的饮食和精神缩影 。陆羽之前的时代 , 茶写作荼 , 有着药的属性 。华夏族的鼻祖神农氏终生都在寻找对人有用的植物 , 神农尝完百草而成《神农本草》 , 里面记载的植物更多是功能性质 , 体现了华夏人对自然的简单认识:哪些草木是苦的 , 哪些热 , 哪些凉 , 哪些能充饥 , 哪些能医病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很显然 , 在这里荼是类似于灵芝草之类的药物而已 。
《尔雅》中槚 , 是荼的分类 , 特指味道比较苦的荼 , 是感官滋味层面上的直接体验 , 那个时候的国人观念 , 草木是一体 , 而不是今日植物学意义上的乔灌木之谓 。《诗经》上说 , 有女如荼 , 说的是颜色层面 。当时 , 人并不日常饮茶 , 除非真的生病 。
陆羽自己所列的其他几个字蔎(shè)、茗、荈(chuǎn)也只是对荼的进一步分类 , 赋予时令上的区别 。也就是说 , 在荼时代 , 荼只是一种可用的药草而已 , 这点不会因为它在不同地方与不同季节的称呼而改变 。
而茶不一样 。《茶经》开篇就把茶作为主体 , 陆羽用史家为人作传的口吻描述道:茶者 , 南方之嘉木也 。自此开始了对茶的全面拟人化定义 , 陆羽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茶作了评判辞 , 涉及到茶的出生地(血统)、形状(容颜)、称谓(姓名)、生长环境(成长教育)、习性(性格、品质)等等方面 , 而茶与人关系 , 就像茶自身因为生长环境有所区别一样 , 需要区别看待 。
陆羽说:精行俭德之人 ,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 , 聊四五啜 ,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采不时 , 造不精 , 杂以卉莽 , 饮之成疾 。茶为累也 , 亦犹人参 。上者生上党 , 中者生百济 , 新罗 , 下者生高丽 。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 , 为药无效 , 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参为累 , 则茶累尽矣 。茶不久从自身的药物属性中脱离出来 , 也从其他类植物中脱离出来 。一旦喝了茶 , 醍醐、甘露之类的上古绝妙饮品都要做出让步 , 成为附庸 。
要喝到好茶 , 就要花足够的心思 , 茶的时令 , 造法一旦有所误差 , 喝起来不仅不能提升人的精神 , 反而会喝出病来 , 受其累其害 , 最终失茶 。对茶的追求不能南辕北辙 , 因为茶 , 需要人赋予它新的生命与价值 , 为此 , 人也要有足够虔诚的态度 。
茶的秘密被写进了三卷十节 , 不过7000字的《茶经》里 , 陆羽秉承神农衣钵 , 凡茶都亲历其境、亲揖而比、亲灸啜饮、嚼味嗅香 , 尽显虔诚姿态 , 此后 , 华夏人的喝茶便定格在陆羽的论述里 。
在《茶经》后面的几节里 , 茶之具 , 谈采茶制茶的用具 , 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茶之造 , 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茶之器 , 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 , 即造茶具二十四事 , 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 。茶之煮 , 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陆羽认为水有三沸: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 , 及当壶边缘水珠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 。前的饮茶历史;茶之事 , 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茶之出 , 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区 , 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茶之略 , 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 , 省略某些用具;茶之图 , 教人用绢素写茶经 , 陈诸座隅 , 目击而存 。
从茶的实物到器皿 , 再到水的选择 , 各地风俗的呈现 , 茶的华夏版图也变得清晰可见 , 到最后形成的是茶的图腾与仪式 , 《茶经》所要表达的意图也十分明了:人要把自己的精神融合在格物运化之中 , 只有与自然浑为一体 , 才能再回到自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