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的主要称谓有哪些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人最先发现和利用茶 。世界各种语言中的茶,均从中国对外贸易港口所在第广东、福建一些地区茶的方言音译转变而来 。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 。唐前茶的主要称谓是荼
什么是苦菜荼
《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 。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 。《诗经·国风·邶国之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国风豳国之七月》有采荼樗薪,《诗经·大雅·绵》有堇荼如饴,一般都认为上述诗中之荼是指苦菜 。
东汉郑玄《周官》注云:荼,茅秀,茅秀是芽草类种子上所附生的白芒 。《诗经·国风·郑国之出其东门》有有女如茶,成语有如火如荼,上述之荼一般认为是指白色的茅秀 。茅秀是荼的引伸义,因苦菜的种子附生白芒,进而由苦菜白芒引伸为茅草之茅秀 。
由茅秀进一步引伸为芦苇花,还有解释为紫蓼、陆秽的 。
那荼何时被用来借指茶?
《尔雅·释木第十四》,槚,苦荼 。槚从木,当为木本,则苦荼亦为木本,由此知苦荼非从草的苦菜而是从木的茶 。《尔雅》一书,非一人一时所作,最后成书于西汉,乃西汉以前古书训诂之总汇,由《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可以确定以菜代茶不会晚于西汉 。
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认为这里的荼指茶 。因为,如果是田野里常见的普通苦菜,就没有必要到很远的外地武阳去买 。王褒《僮约》定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荼借指茶当在公元前59年之前 。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章,辑录了中唐以前几乎全部的茶资料,经统计,荼(含苦荼)25则,荼茗3则,荼荈4则,茗11则,槚2则,荈诧3则,设1则 。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 。槚、设都是偶见,茗、荈也较茶为少见 。况茗是荼芽,荈是荼老叶,荼、茗、荈,其实是一 。由此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
唐以后茶的其他称谓有:

槚,又作榎 。《说文解字》:槚,楸也 。楸,梓也 。按照《说文》,槚即楸即梓 。《埤雅》:楸梧早晚,故楸谓之秋 。楸,美木也 。则楸早在早秋落叶,故音秋,是一种质地美好的树木 。《通志》:梓与楸相似 。《韵会》:楸与梓本同末异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鱼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埤雅》: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 。综上所述,槚(榎)为楸、梓一类树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 。槚,苦茶(《尔雅》) 。槚为楸、梓之类如何借指茶?《说文解字》:槚,楸也,从木、贾声 。而贾有假、古两种读音,古与茶、苦茶音近,因茶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槚(音古)来借指茶 。槚作楸、梓时则音假因《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则槚借指茶不晚于西汉 。但槚作茶不常见,仅《尔雅》和南朝宋人王微《杂诗》两见 。

茗,古通萌 。《说文解字》: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 。芽,萌也,从草牙声 。,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 。茶树的嫩芽当然可称茶茗 。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茶)嫩芽,所以,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补:茗,茶芽也 。从草名声 。茗何时由草木之芽演变而专指茶芽?旧题汉东方朔著,晋张华注《神异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晋郭璞《尔雅》槚,苦茶注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唐前饮茶往往是生煮羹饮,因此,年初正、二月采的是上年生的老叶,四月采的才是当年的新茶,所以晚采的反面是茗 。以茗专指茶芽,当在汉晋之时 。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尽 。
【茶字的主要称谓有哪些】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荈、荼、茗,其实一也 。《魏王花木志》: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 。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南朝梁人顾野王《玉篇》:荈,尺*切,茶叶老者 。综上所述,荈是指粗老茶叶,因而苦涩味较重所以《茶经》称不甘而苦,荈也 。《茶经》七之事引司马相如《凡将篇》中有荈诧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其与哲学家、文学家杨雄及文学家王褒都是四川人,而四川是中国最早饮茶的地区,武阳买茶的武阳就是现今四川彭山 。荈不像、槚、荼等字是借指茶,只有茶一种含义,所以,《凡将篇》中的荈指茶是可能的 。荈为茶的可靠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应是茶饮料 。晋杜育作《荈赋》,五代宋初人陶谷《清异录》中有荈茗部 。荈字除指茶外没有其他意义,可能是在茶字出现之前的茶专有名字,但南北朝后就很少使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