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粉盐和玫瑰盐是一样的吗 喜马拉雅玫瑰盐可以炒菜吗


喜马拉雅粉盐和玫瑰盐是一样的吗 喜马拉雅玫瑰盐可以炒菜吗

文章插图
中国居民食盐摄入水平一直居高不下 , 控制盐的摄入量远比选择什么盐更重要 。(视觉中国/图)
到底是“送命盐”还是“救命盐”?笼罩在“低钠盐”身上的科学争议 , 正迎来更多科学证据 。
一项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教授牵头完成的研究显示——在中国 , 如果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 每年可减少约45万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 。该论文被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收录 , 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低钠盐 , 实施规模最大、随访时间最长 , 覆盖最基层人群的研究 。
武阳丰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有证据显示高血压与高盐、肥胖等因素相关 , 但想从营养及行为方面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防干预并不容易 , 把厨房里的调味料换成低钠盐 , 是成本最低、效果最显著的一项 , “是推进健康中国、落实减盐策略成效的重要抓手” 。
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是 , 低钠盐是否适宜像“加碘盐”一样 , 成为全国推行的全民健康政策?是否有可能增加高钾血症的患病风险?
而对消费者来说 , 甄别一款“好盐”变得越来越困难 。加碘盐是否仍有必要?“低钠盐”太淡怎么办?“竹盐”“岩盐”补钙补锌的“营养盐” , 甚至号称来自喜马拉雅山脉无污染的粉色“玫瑰盐” , 是不是智商税?
“关于食盐的营销噱头太多了 。归根结底 , 控制盐的总摄入量才是关键 , 比选择什么盐更重要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营养师顾中一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高奢、高颜值“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 外观为白色晶体状 , 易溶于水 。这句初中课本里最基础的“知识点” , 几乎是所有人了解化学微观世界最初的启蒙 。
市面上除常见的碘盐、低钠盐之外 , 还有不少名为深井盐、深海盐、富硒盐、钙盐、大颗粒粗盐、竹盐、玫瑰盐等 , 被冠以高奢、高颜值等噱头 , 有部分进口食盐甚至能卖到一两百元 , 是普通食盐价格的几十倍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咨询相关电商商家客服 , 大都称出售的盐风味独特 , 含有丰富微量元素 , 甚至能够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
顾中一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 海盐、湖盐、井盐、岩盐只是来源不同 , 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 一般都需日晒结晶、粉碎洗涤加工步骤 。不同产地、形态、成分的食盐风味上可能存在差异 , 但从营养角度来说 , 这些微弱差异并不会带来生理方面的健康影响 。
“比如竹盐 , 就是比别的盐多了一步在竹筒中高温烧制的工艺 , 可能最后各种矿物质含量会稍微多一点 。但一个人每天吃盐也就是几克 , 这点矿物质的意义不大 。”顾中一说 。
以2020年走红网络的“喜马拉雅玫瑰盐”(又称粉盐、瑰盐)为例 , 商家宣称该盐是喜马拉雅山脉数亿年前从海底升起时残余的海水 , 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 , 含氯化钠98%以上 , 包括铁、钙、镁、钾、锌、硅、铜等八十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 。
对于这种单瓶售价高达百元左右的“天价盐” ,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 ,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盐都”自贡的盐矿 , 也是形成于几亿年前 。所谓纯度98%的食盐 , 意味着剩下的2%是八十多种杂质 , 它的粉红色来自铁元素和其他土壤杂质 , 说到底就是一种杂质多的粗盐 。
而对于商家宣称具有排毒、调节酸碱平衡、增强免疫、激活代谢以及缓解各种疾病症状 , 更毫无科学依据 ,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喜马拉雅粉盐和普通食盐在健康效应上的区别 。
钟凯认为 , 这些盐只是通过“与众不同”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物以稀为贵”的心理 , 带来了一定的附加值 , 扩大了不同食盐的价格差异 。
越来越像保健品另一值得警惕的趋势是 , 作为调味料的食盐 , 正变得越来越像保健品 。
消费者在选购食盐时 , 经常可以看到深井钙盐、加硒海藻碘盐、加锌海藻碘盐等各种“营养盐” , 号称可以补钙 , 或添加海藻碘、亚硒酸钠、碘酸钾、柠檬酸锌等各类营养强化成分 , 适合不同人群补充微量元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