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玩快手两个月,从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两个层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
一、产品设计进入快手看到的三个菜单:“关注”、“发现”、“同城” 。这三个菜单,是用户发出的作品能够进入的三个流量池 。
“关注”对应的流量池为自己的粉丝,这个页面的元素有三个:视频、作者的头像以及与自己是否是好友关系、视频的时间 。页面顺序基本是按照时间降序排列 。“时间”是这个页面的核心逻辑,作品发出后会进入“关注”,但页面是按时间降序排序,作品被当前在线粉丝看到的概率更大,不一定能被所有粉丝看到 。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同城”对应的流量池是自己所在的城市 。页面的主要元素为“地理位置”,核心逻辑是地理位置的远近,发出的作品能被距离近的人看到,也能被远的人看到 。
能被发到“同城”中的作品靠的是发帖人本身的位置,发帖人所在城市的用户密度越大,“同城”的流量池也就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品能够进入到“同城”,进入了“同城”也并不意味着能够分得城内所有的流量,这个关系到平台的算法 。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发现”对应的流量池,是全平台 。页面暴露的元素为“点赞数”,“点赞数”是核心逻辑 。能进入这个菜单下的作品都是相对优质的作品 。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从我自己发作品的经验来看,以上三个流量池的大小不同,进入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大多数作品停留在“关注”,表现好的作品会获得“同城”的流量,表现极好的作品能够进入“发现” 。
二、平台的传播算法今年8月份我开始在快手发作品,根据平台每周的周报梳理了自己的粉丝数、作品播放量等情况 。共发了一百多个作品,累积播放量超10W,当前粉丝数1400左右 。国庆节期间,作品的播放量有了明显进步 。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平台发的周报可以在“私信”中查看: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总结出的周报的算法:播放量:在统计区间内所有作品的新增播放量,包括历史作品;作品数:指在统计区间内新发的作品数;粉丝增额:指统计区间内新增的粉丝数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周报中给的新增播放量与新增作品数不是一一对应的 。播放量是指所有作品的新增播放量 。
整个过程中,第一点感受:初期发的几次作品,都能获得较多的流量,后期慢慢就没有这种福利了 。
我们看下数据,08/04,08/11这两个期间发了22+22=44个作品,作品的平均播放量分别为242、370,但是后面08/18、08/25这两个期间发了17+8=25个作品,作品的平均播放量是188、332,后面这半个月平均播放量均有下滑 。
推测平台为了鼓励新用户,对新用户发的作品会给予相对多的流量 。基于此,快手新用户应抓住平台给予的第一波流量福利,发布优质作品,更高效的换回多的曝光和粉丝 。
第二点感受:每次在周末/节假日发出的作品,播放量的总量和上升速度都更好 。
上面的表格中,10/06的统计区间正好是国庆节,这期间我单个作品的播放量第一次过万 。但是这些作品的内容类型与以前不同,也不能说明问题 。
平台发的周报中会讲述好友播放量的前三名,我汇总了不同区间TOP的总播放量变化 。结果发现10/06这个区间,前三名的播放总量非但没涨反而降了 。
下面是周报中关于TOP信息的展现以及对于不同区间的数据汇总: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快手的产品设计和作品的传播算法

文章插图
 
从“总和”这一列可以看出,10/06这一周的总播放量是最低的,与我之前节假日有更多流量的想法相违背 。
分别查看了每一期的前三名的主页,发现每一期的前三名基本相同,被统计的五期共有15个人,长期被五个人霸榜,图中相同颜色的即为同一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