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骨写西域 驼铃蕴诗心——浅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舒春光教授绘画艺术


没骨写西域 驼铃蕴诗心——浅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舒春光教授绘画艺术
文章插图
成功美术馆馆藏舒春光先生画作《楼兰驼阵》
对于中国画的笔墨问题,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笔和墨总是相互饱含、相互为用的。所以不能离开‘墨’来理解‘骨法用笔’。”因而舒春光先生在绘画上的笔墨开创性,正是基于这种笔墨关系衍生而来的。其“没骨”的笔墨样式所体现,恰是“线是点的延长,块是点的扩大”笔与墨之关系的最好体现,也更是画家站在中西绘画艺术思想、画语技法大碰撞、大融合前提下,立足西域山水人文别样迥异风情,以主观审美精神进入大漠洪荒的自然客体,开拓出来的诗意、广阔的画面境界彰显。
没骨写西域 驼铃蕴诗心——浅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舒春光教授绘画艺术
文章插图
成功美术馆馆藏舒春光先生画作《天西大漠天西山》
陆机《文赋》中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中国的画家造化天地,写形万物,终究需要个性充盈的特点呈现于纸面上幻化成万物,所以南朝宗炳说“……山水,质而趋灵。”,独特的画面形质也才能生发出迥异常人的画面审美情趣。舒春光先生的山水绘画,以纯粹“没骨”笔态为媒介,造型边塞山水之形,呈现出其独有的笔墨意韵情态。如成功美术馆馆藏《楼兰驼阵》一作,画家以不同墨色、不同色彩,用没骨笔墨错落期间,构形风雨侵蚀的西域楼兰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不同层次砂石土层,在这样的笔墨形态下形成自然界限,国画独有工具毛笔滃染而成的墨彩块面浓淡渗透,厚重且富于体积感,充分发挥了国画笔墨“骨”的艺术感受。再有千万骆驼营造庞大驼阵亦是如此,画家下笔墨彩蕴涵水分有别,自然远近、疏密有致,这种独有的纯粹水墨延展勾画内部本身产生的力量感,在与观者观感的共鸣共情中跃动出恢宏、苍茫的情感态度和生命想象。
没骨写西域 驼铃蕴诗心——浅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舒春光教授绘画艺术
文章插图
成功美术馆馆藏舒春光先生画作《大漠风情》
画家“身所盘桓,目所眺妙。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语出宗炳《山水画序》),所绘所写亦是以自然山水为依据的,其笔墨形态的个性呈现更是如此。因而舒春光先生山水绘画,带给观者的实则是与西部雅丹、大漠等古人少有涉猎山水题材,极为契合的画面语言映照。传统山水绘画中披麻、荷叶、斧劈等语言,与西域地貌本身实则相距极大。舒春光先生唯有从中西绘画语言和自然客观对象独一性的碰撞中寻找灵感,尤其是以国画笔墨语言基本元素为根基,与西画技法上的大胆汲取,为中国画的边塞大漠笔墨语言开拓出了新的内容和意境。如《天西大漠天西山》一作,画面构成上是基于传统山水绘画画面布陈审美原理的,高耸入云与天相接的西域雪山,中景处的茫茫瀚海,近景处又有极为贴切的西域风情造化。而笔墨上,画家惯常所用的块面疏密堆叠层积,既是对传统绘画笔墨“骨气”的衍生,也更是西画光感阴影之长等等综合呈现。
没骨写西域 驼铃蕴诗心——浅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舒春光教授绘画艺术
文章插图
成功美术馆馆藏舒春光先生画作《梦绕神驰过楼兰》
长期河西走廊、西部边塞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舒先生眼光所及即是西部与中原、南国不同的荒瀚天地自然,是亘古冰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是山河纯粹的原始山河,更是刻在其骨子里,烙在其灵魂里的生活蕴养和人文滋润。《梦绕神驰过楼兰》画家所绘既是历史与自然叠加带给观者的精神震撼,也是画家以“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的空间架构带给我们的画图美感。《大漠风情》色彩烂漫而又内敛沉郁,火烧云的绚烂天际与大漠驼队、悠悠长河,有西部山河独有的自然之美,也有画家主观意识里审美精神和诗意笔绘的凝练精粹。
没骨写西域 驼铃蕴诗心——浅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舒春光教授绘画艺术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