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本来是祺祥,为什么改成同治,原因在于两枚印章

清穆宗载淳,父亲咸丰死得早,即位时他只有6岁,还是个孩子。皇帝即位,首先要确定的是年号,这是个大事,等于昭告天下,新皇登基了。载淳的年号,我们都知道是“同治”,不过这同治,却并不是起初给他定下的年号。在开始,给他定的年号是“祺祥”,并且,连祺祥通宝的样钱都已经制作了出来并发行了一部分。那么,祺祥为何变成了同治,同治的年号怎么来的,原因要讲到两枚印章。
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本来是祺祥,为什么改成同治,原因在于两枚印章
文章插图
咸丰的皇后是钮钴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还有位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这两个女子对今后的政局比较重要。咸丰向来敬爱皇后,懿贵妃因为表现得对权力比较热衷,咸丰对她有所防备,但独子载淳是懿贵妃所生,她注定会成为太妃乃至太后。所以,咸丰也不能不照顾到她。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病体不豫,眼看将要大渐,大家都集中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外,随时等着皇帝召唤。咸丰先立载淳为皇太子,随后宣布辅政大臣人选,就是顾命八大臣。安排完这些,他把皇后和懿贵妃叫到床前。咸丰先是伸出颤巍巍的一只手,把一个蜀锦小囊,递给皇后。懿贵妃知道,那是乾隆朝传下来,皇帝常佩在身边的一枚长方小玉印,上面刻的阳文“御赏”二字。接着,又伸手到枕下摸索着,抖颤乏力,好久摸出一样东西,这是同道堂的一枚印章,交给了懿贵妃。这方印是完全属于皇帝的。自乾隆的“五代五福五德堂”开始,列朝皇帝都象文人雅士那样,喜欢取一个书斋的名字,作为别号。嘉庆是“继德堂”、道光是“慎德堂”、当今垂危的皇帝便是“同道堂”。这是咸丰生前最后一次见她们。第二天清晨,咸丰驾崩。对于自己的身体,咸丰早有预料。考虑到载淳冲龄即位,无法自己处理政事,他安排下了八位顾命大臣辅政,这就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大臣,其中以肃顺为首,一切以肃顺惟其马首是瞻。
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本来是祺祥,为什么改成同治,原因在于两枚印章
文章插图
而肃顺和懿贵妃,又是两个死对头,不为别的,就是权力之争。肃顺是咸丰的红人,手握大权。懿贵妃作为载淳的生母,又热爱权力,两人的冲突几乎无可避免,问题只是,谁能压倒谁。咸丰在世的时候,只是让懿贵妃帮忙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并没有给她权力,咸丰驾崩后,肃顺有顾命大臣的头衔,同样是大权在握,压制任何人,懿贵妃没法跟他抗衡。懿贵妃当然心有不甘,苦思冥想之下,她对这两枚印章打起了主意。这两枚印章,一枚是“同道堂”,一枚是“御赏”。“同道,同道!”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句成语:志同道合。这不就是说自己与皇后吗?两位太后,同心协力,抚养幼主,治理国事!
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本来是祺祥,为什么改成同治,原因在于两枚印章
文章插图
想到这点,她与皇后商量,以后不管是内阁的上谕还是廷寄,太后的那颗‘御赏’印,盖在起头,自己那颗‘同道堂’印盖在末尾,作为谕旨曾经过目的凭证的办法。想到了这个办法,还得肃顺同意。要说肃顺,也是晚清一个能臣,做事雷厉风行,颇有手段,对整顿吏治有很大功劳。有能力的人往往也自负,肃顺并不认为西太后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具,能够治理大政,于是也就没有坚持,同意了两个太后的建议。
清穆宗载淳的年号本来是祺祥,为什么改成同治,原因在于两枚印章
文章插图
新皇登基,年号是头等大事,肃顺早就想到了这点。在之前,他就命令手下,商量了几个年号,并在其中选定了“祺祥”这个年号。这“祺祥”二字,也有讲究,它出自《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诞降祺祥”,意思是物阜民丰,国泰民安。肃顺正当权,两宫太后当然争不过,于是“祺祥”就被定了下来,肃顺开始安排制造新年号铜钱。没多久,样钱就已制作出来,是肃顺下令用云南好铜铸造的大钱,正面汉文,背面满文,汉文四个字:祺祥重宝,钱如其字,分量很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