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仲冬养生,藏好“阳气”来年少生病


阳气|仲冬养生,藏好“阳气”来年少生病文章插图
《松鼠图》 虚谷(清)
阳气|仲冬养生,藏好“阳气”来年少生病文章插图
《十二月令图》之十一月 (清)
诗意花城 工作室出品 更多生活信息 请扫二维码
农历十一月又称仲冬、冬月、龙潜月等 , 是冬季第二个月 , 包括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 。 今年的仲冬之月 , 是从12月7日至明年1月5日 。 仲冬之月即子月 , 《乐志》云:“子者 , 孳也 , 言阳气至此更滋生也 。 ”即意味着这个月是“一阳初生”之月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钟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钟葵(翻拍)
“阳气”究竟是什么?
仲冬 , 天气寒冷 , 万物潜藏 。 人体内的“阳气”正在萌生 , 而养生的重中之重 , 就是要保住这一点“阳气” , 让它成长起来 。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冬三月 , 此谓闭藏 。 水冰地坼 , 无扰乎阳 。 ”因为“阳气”还在“襁褓”阶段 , 所以要保护好它 , 千万不要扰乱它 , 更不能挥霍它的生机 。
这个“阳气”是什么?通俗来讲 , 它就是人体的元气 , 亦即精、气、神 。仲冬之月如何保护精、气、神?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仲冬之月 , 寒气方盛 , 勿伤冰冻 , 勿以炎火炙腹背 , 勿发蛰藏 , 顺天之道 。 ……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 ”
高濂讲仲冬养生有三件事不能做:
第一是“勿伤冰冻” 。 即要注意保暖 , 须“去寒就温” , 不要被寒气伤了“阳气” 。
第二是“勿以炎火炙腹背” 。 即不要用火炙烤腹部和背部 , 如拔火罐、艾灸等 。 如果天气过于寒冷 , 拔火罐、艾灸时易寒气入体 。
第三是“勿发蛰藏 , 顺天之道” 。 冬季万物蛰藏 , 如果动土打开盖藏之物 , 地气就会宣泄 , 蛰伏动物就会死去 。 高濂强调人要顺应天道 , 保护自然万物 。
【阳气|仲冬养生,藏好“阳气”来年少生病】《遵生八笺》还引《月令》云:“君子斋戒 , 处必弇 , 身必宁 , 去声色 , 禁嗜欲 , 安形性 , 事欲静 , 以待阴阳之所定 。 ”这段话意为 , 此时要清洁身心 , 深居简出 , 身体要安宁 , 屏除声色 , 禁绝嗜欲 , 保养身体和精神 , 处事不可急躁 , 静观阴阳变化的结果 。
生活作息及饮食方面
要做好几件事
第一件:早卧晚起 。 仲冬之月昼短夜长 , 日出晚 , 日落早 , 人也要顺应这种自然规律 , 尽量早点睡 , 早上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 。
第二件:增苦减咸 。 孙思邈说:“是月肾脏正旺 , 心肺衰微 , 宜增苦味 , 绝咸 , 补理肺胃 。 ”冬天是肾脏正旺之时 , 同时心肺衰微 。 苦味入心 , 咸味入肾 , 要保护好心脏 , 就要多吃苦味的东西 , 尽量少食咸味之物 。
第三件:适当进补 。 《千金月令》说:“是月可服补药 , 不可饵大热之药 。 ”如人参补气益肺 , 山药健脾益胃 , 枸杞补肾益精 , 都可适当服用 , 但不可服用性味大热之药 。
俗话说 , 冬天进补 , 春天打虎 。 食补和药补一样 , 都是为了保护和增加人体的“阳气” , 为来年健康打好基础 。 食补也以温补为主 , 温补的食物有很多 , 如萝卜 。 肉类方面 , 乌鸡、羊肉等均为冬月食补上品 。
《黄帝内经》说:“此冬气之应 , 养藏之道也 。 逆之则伤肾 , 春为痿厥 , 奉生者少 。 ”
大自然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如果没有做好冬藏 , 那么春生就难了 。 冬天伤了元气 , 导致肾阳之气不足 , 到来年春天易患“痿厥”之疾 。 “痿”是指筋脉、肌腱萎靡不振 , “厥”是指气血不顺 , 四肢无力 , 手脚冰凉 。
归根结底 , 冬月养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住“阳气” 。 正如《保生心鉴》所说:“子月 , 火气潜伏闭藏 , 以养其本然之气 , 而为来春发生升动之本 。 此时若戕贼之 , 至春升之际 , 下无根本 , 阳气轻浮 , 必有温热之病 。 ”


推荐阅读